第1304章 最後的考察(1 / 2)

“這是我們剛剛完成規劃的宏橋高新科技園區,整體麵積六十點四平方公裏,整體上是一片坦途的,就是中間有幾座山包而已,除了會修建涼城大道和宏橋大道貫通之外,國家幹線高速也會從邊上擦肩而過,涼城東收費站和涼城南收費站都在這個範圍內,西邊,大家往西邊看,這座山腳的位置,一個大型的貨運鐵路編組站將會建設在這裏,所以,我們這裏的區位和交通,都是很好的,非常有利於產品的對外輸出”

在宏橋村的一座山上,站著黑壓壓的一大群人,其中涼城市的主要領導幾乎被包括了。隻是今的主角並不是那些領導,而是羅光聰帶領的考察團,胡銘晨也混在其中。

涼城市規劃部門的負責人結合麵前的展板正在給羅光聰他們一行人做介紹。

胡銘晨之所以在人群中,那是因為羅光聰和張偉東都請他。

羅光聰請胡銘晨一道考察,是由於涼城是他的家鄉,他希望胡銘晨能來多給些建議,甚至,是希望胡銘晨來拿大主意。

張偉東請胡銘晨一起回來看看,目的就更明顯,就希望打家鄉牌,讓胡銘晨幫著多好話,爭取把項目落實到涼城來。

“你們這個貨運鐵路編組站上報了嗎?審批了嗎?”羅光聰問道。

“省發改委已經批複過了,現在就等鐵道部的最終拍板。”張偉東的一名副手回答道。

“這樣的大型編組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建成的,多則七八年,少則三五年,與我們的項目有時間差啊,況且,這筆建設經費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下來。”羅光聰邊上的一個考察團成員道。

這位是羅光聰請來的交通大學的專家,此次隨行的有不少權威專家,他們要負責給這個項目做把脈評估。

“蔡教授,這個時間不會有你想的那麼長,關於這個編組站,省裏麵十分支持,這也是我們高新科技園區的重大配套設施之一。隻要你們的項目能落地,那麼就算上麵一時沒撥下資金來,我們涼城方麵自己勒緊褲腰帶,也會出錢將他匹配的建好。”張偉東展出來很有魄力的道。

羅光聰他們一行人已經考察了好幾個城市,涼城市是他們的最後一站。

換言之,這次考察過後,他們就會縮範圍,一部分城市會被排除,更有甚至,他們會確定一個初步意向的投資地。

為了拿下這個項目,各地方都使出渾身解數突出自己的優勢以及滿足他們的需求,到了涼城這裏,他們隻能力度更大才行。

對於朗州的所有地市來,誰留下了這個項目,哪個地方就等於多出了一個千億級別的產業,就等於當地經濟能夠實現蛙跳發展。

張偉東親自出麵表這個態,體現了他們的決心,表明了他們為了這個項目做好一切服務的態度。

“張書記,你們的這個高新科技園區這麼的話也還沒有獲批咯?自然是什麼級別的園區也還是未知數,對吧?”蔡教授又問道,“現在很多園區建起來,就是為了搞房地產的,這個地方不會也如此吧?”

“蔡教授,咱們先房地產吧,別的地方,你的情況確確實實普遍存在,產業項目的投資遠沒有房地產的投資多,有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然而,我們這裏,是嚴格畫線了的,如果我們的目的是房地產,那麼,現在我們站在這裏,就不會看到空曠的視野了,現在我們目光所及之處,隻有基礎建設是動工了的,除了涼城大道和宏橋大道的工地之外,就沒有房地產的工地。當然,這個區域不是不做房地產,畢竟工業產業也需要有配套設施,學校,醫院,銀行,酒店,商場等等這些,我們都做了相應的布局。”

“就是住宅區,也算是配套,產業人員需要住宿的嘛。隻不過,我們整體上的畫線是百分之三十對百分之七十,就是六十點四平方公裏的土地,有四十二平方公裏是隻能用於工業產業投資的,這裏麵包含了倉促物流的項目選擇。”

“至於您剛剛提到的園區的批準和級別問題,這個我倒是可以更多的明一下。我們本來就有一個省級的標山開發區,那一塊就和您剛才的差不多,已經因為大量的地產開發,變成城建區了。所以我們現在隻要將標山開發區撤銷掉,那麼宏橋高新科技園區至少就是省級。這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省裏麵實際上已經簽字同意我們這麼做了,隻是還沒有發布而已,這一塊,是我親自負責的,所以我可以打這個保票。”

“不過我們的目標,可不是建設一個省級園區,我們的設想是努力打造一個內陸的國家級園區,就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對宏橋高新科技園區做詳實的規劃。雖然你們目前所看到的境況是空空的,實際上,我們的招商早就開始了,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目前已經有一家鋁合金加工企業,一家苗藥製造企業以及一家PV企業確定落戶了,他們之所以還沒有動工修建,是因為我們不曉得你們會選擇哪一個區域作為你們的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