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賣門票?這......所有景區都賣門票的啊,不賣門票的話,你們怎麼獲益?”
聽胡銘晨說景區建好了之後,不賣門票,在場所有人皆是大吃一驚。這要是不賣門票的話,豈不是變成了做公益?就是莊長路也對胡銘晨的這個決定感到不解。
“大家不要詫異,真的是決定不賣門票,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那就是要吸引更多的人來,尤其是外地人。目前,全國各地的景區,幾乎都靠門票作為收益的最大來源,也可以說是被門票給撐著,隻是,這屬於旅遊業發展的低級階段。”胡銘晨解釋道。
“這還要分階段的嗎?”張偉東問道。
實際上對於這麼問題的討論,在學界已經有一小段時間了,開始有一些專家提出來,應該要摒棄,甚至降低對景區門票的依賴。
“當然,旅遊業是一個大產業,未來十年,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國人收入的進一步提高,旅遊業相應的也會有所井噴。這方麵,我相信各位領導一定看到了不少的預測數據,一定聽了不少的工作彙報。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迎接這個井噴的市場呢?多賣票嗎?提高票價嗎?我覺得那不是個好選擇。咱們目前的旅遊,全部屬於觀光旅遊階段,也就是遊客來了,買張門票逛一圈,拍幾張照片,走了。而我覺得,我們可以嚐試從觀光旅遊到更高級別的體驗旅遊過度一下了。”
“說實在的,我們就算賣一百塊一張門票,每年來一百萬人遊覽參觀,門票也才多少錢?一個億而已,指望著一個億賺錢?想也別想,估計維持景區的運營都有問題。”
“可是你要是不賣門票,那連這一個億都沒有呢。”金付寬道。
全省的旅遊工作,也是由金付寬分管的,所以他的興趣也很大。
“我們不賣門票,雖然會損失這一個億的門票,但是,我們能從其他地方賺更多,當然了,涼城市也能賺更多,這裏麵,恐怕也要和涼城市以及旅遊主管部門談一談這個補償的問題。”胡銘晨壞壞的笑道。
“補償問題?怎麼,我們市裏麵難道還要給你們錢嗎?”張偉東一頭霧水。
“嗬嗬,是覺得是應該要給點的。你們想啊,我們這邊不賣門票,那麼是不是來遊覽的遊客會更多,這點不會懷疑的吧?咱們三十平方公裏的麵積,一天不說別的,承載三萬人的遊客數量,相信一點問題沒有。當然,也不可能天天都這麼多人來。但是,取消門票,根據科學的預測,遊客數應該能夠增加百分之兩百以上。如果按照紅梅山景區如此建設力度,每年接待一百萬遊客......”
“胡先生,胡先生,不是一百萬,我們的接待目標是兩百是四十萬,這麼大麵積的景區,一年一百萬遊客的話,是一定虧損的,而且,國內同等級的景區,也沒有接待量在一百萬以下的。”賈克打斷胡銘晨的話,修正他的數字道。
“哦,兩百四十萬,那我們取消門票就是兩億四千萬的損失了。先不管錢了,要是我們賣門票能引來兩百四十萬的遊客,也就是相當於每天七千人的樣子嘛。那我們取消掉門票,起碼這個數字能翻一倍多,五百來萬問題應該不會太大。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這麼多的遊客來到這裏,會產生多少消費?吃,喝,住宿,交通,購買紀念品喝土特產等等。不說多了,一個人一天就兩百塊好了,那也是十億,如果停留三天呢?就是六百塊,換言之,能帶動三十億的經濟產值。這才是大帳,我們要算的是這個帳。那你們說說,我們犧牲兩億多,換回來起碼三十億,是不是得給我們補助一點?”
說完之後,胡銘晨就看著張偉東和莊長路他們。
幾個人麵麵相覷,要是照胡銘晨這麼算帳的話,那是真的劃得來。
“有個問題,人家幹嘛要在這裏呆三天?一般旅遊,就是看完了就走了呀。”孫皓陽問道。
“嗬嗬,所以我才說那是觀光旅遊,而我們要做的事體驗旅遊啊。我們之所以不賣門票,就是要把遊客留下來,這麼大個景區,一天怎麼可能遊覽得完?除非走馬觀花。如果賣票,那麼遊客當然隻能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可是我們不賣票,任憑他們玩,看雲海,賞花賞飛瀑,湖上泛舟,林間漫步,遊峽穀,在濕地親近自然,感受新鮮空氣和涼爽氣候,如果是我,我也會多留幾天,並且還是適合於全家老少。再好的旅遊資源,遊客留不下來,那也是白搭,靠那點門票,能帶動多少人致富,能帶來多少經濟能量?我們反其道而行,又能帶動多少?十倍以上的量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