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0章 不能為排名而排名(1 / 2)

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朗州大學校長馬致遠這一年多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累,可是,他的精神頭卻比任何時候都足。

因為有了錢,學校迎來了爆炸性的一個發展,各種研究中心相繼建立。

硬件是最容易建設的,隻要資金充足,大樓可以很快的建起來,科研設備能夠選用世界一流的,買來安裝上就是。

相對而言,最麻煩的是人才。

由於前麵底蘊和基礎不太足,而人才培養的時間又很是漫長,所以,要彌補這一塊,就隻能靠挖牆腳和引進。

目前,馬致遠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就是做這個。

有一些重要的學者,他甚至要親自上門去談,去請。

一年下來,馬致遠已經挖來了三名院士,多名長江學者、傑出中青年科技領軍人物、萬人計劃領軍人才,萬人計劃傑出青年,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等各類優質人才。

這些各領域的傑出人才願意加入,他們也不全是看在票子,車子和房子的份上,更多的則是覺得有給他們施展的平台和空間,畢竟他們一來就能獨當一麵。

一流的實驗室,充足的研究經費,學校上下的重視,寬鬆的研究環境,這些東西對於有抱負,想要做出更大成就的科技研究人員來說,是十分可貴的。

馬致遠出去挖人,很豪氣,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條件你隨便提,我們都能滿足。

以前這種話他哪裏敢講,人家隻要說一句:年薪不低於百萬,住房不低於一百八。就能將他給噎得說不上話來。

更別說很多人的條件是:一整套世界現進的科研設備,單人年研究經費不低於一千萬,要多名博士當科研助理等等。

在此之前,世界排名前一百名的大學博士畢業生,基本上不會選擇來朗州大學,即便學校很有誠意的表示一來就給副教授(副研究員),解決住房,解決配偶的工作,可還是不行。

現在就不同了,盡管還是不容易,可已經有得選。

如果是世界很靠前的那種名校畢業生,比如哈佛,斯坦福,牛津等,那麼想引進還是困難的,特別是已經取得不小成就的那種,來的可能性還是不大,他們會覺得朗州大學名聲不顯,來了有些掉價。

可學校要是誠意足夠,有些人還是願意嚐試。

至於國內的大學畢業生,那就真的可以選了,就算是最頂尖的那兩所大學,以及南洋理工大學那樣的海外名校,博士畢業了,照樣能招攬來。

沒辦法,待遇實在優厚,比他們留校優厚多了。盡管一開始職位隻是研究助理,可是待遇也直逼他們本校的普通教授。

而且,學校引進了企業的激勵製度,就是在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的,學校會給予像企業那樣的物質獎勵,而不隻是以往的精神獎勵。

這一點,不止引入的人才何是,就是對本校的老師和科技人員也一樣適用。

就比如去年,一個材料學院的年輕講師,他主持了一項偏門的材料研究,結果帶領幾個學生多次實驗後,得到一種新型的複合材料,並且形成論文在《科學》雜誌上發表。

這名講師立馬就被晉升為副教授,而他才三十一歲,除此之外,學校還獎勵了一輛四十萬的車,一套清溪河邊的房子,兩百萬現金,而他的研究經費也獲得大幅度提高。

也是由於這種變化,學校的簡介幾乎幾天就要更新一下,不然反應不了學校的變化情況。

“看著一個個研究中心建立起來,看到一台台先進設備的安裝,迎接著一名又一名青年才俊的加入,我感到無比的欣慰。”馬致遠站在新落成的研究中心大樓前,對胡銘晨道。

這棟研究中心隻有八層,四部電梯,可是卻花費了一億五千多萬,其中各項設備就價值超過一億。

今後供養它,每年還得投入不少於五千萬。

“是啊,學校的變化,每天幾乎都能看得到,那邊集成光電子研究中心下個月應該也可以了。”胡銘晨道。

“這些,還不是你的功勞嗎?要不是有你的支持,怕是再過三十年,學校也不會有這麼大的變化。”馬致遠凝視著李文傑道。

“嗬嗬,校長,您可不能這麼說,要是讓我去辦,我可辦不了這些,您,以及學校和各級學院的領導們,才是出了大力氣的人。有些時候,拿錢是小事,能把錢花在刀刃上,那才是了不得的本領。”胡銘晨謙遜道。

胡銘晨越是如此不居功,不自傲,馬致遠就越是覺得他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