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以為領導萬能啊(1 / 2)

“算了,你也別問了,以後再問還有什麼意義,情況要提前掌握才有價值的嘛。”蔣明富沉聲說了一句,就靠上去聽張偉東和胡銘晨聊什麼。

“我隻知道你家是杜格鄉的,卻還不知道你家就在這黃泥村,看來還真是巧啊。”張偉東和悅的說道,隨即看向胡建強:“胡主任,小胡是你親戚吧?你們黃泥村可真是藏龍臥虎啊。”

“張市長,胡銘晨是我哥哥的兒子。我們村就是一個貧瘠落後的小村子,哪裏輪得上臥虎藏龍了,張市長過獎了。”胡建強將一隻手搭在胡銘晨的肩膀上道。

“環境是可觀的,人才是主觀的力量,無論現在的狀況如何,通過我們的努力,一切都會改變。如果沒有人,那一切都是白搭,隻會一層不變。小胡,你們這裏真的沒有通電,還在用煤油燈嗎?”後麵的問題本來應該是問胡建強或者李朝貴和宋喬山的,可是張偉東卻對胡銘晨不假思索就問了出來。

張偉東並不覺得這樣有何不妥,首先,這個問題本來就是胡銘晨提起,他女兒張萌再轉告給他的,其次張偉東就是胡銘晨不會說謊,所以得到的答案會是最真實客觀的。

“確實沒有電,就連我家用的也是煤油燈,就算我爸他們買得起手機了,可是充電也是個大問題,不僅要拿到街上去充電,就是那通話信號,也是時好時壞。”這種問題胡銘晨當然不可能說話,當然他也不會誇大,就實事求是而已。

“這路通了,沒有電,的確是個問題。”張偉東沉吟道。

“張叔叔,不僅是問題,而且還是大問題,甚至比通路還重要。”胡銘晨道。

“怎麼會比通路還重要?要想富先修路嘛。”張偉東饒有興趣的問道。

“嗬嗬,張叔叔,我可沒有說通路不重要,有路鏈接外麵,當然非常好。可是隻有路,村裏麵想要發展點什麼產業,帶動村民致富,還是受到擊打的掣肘。而且沒有電,鄉親們就很難獲得外麵的資訊,就接收不到縣裏市裏,乃至於中央的精神。因為看不了電視,聽不了廣播,打不了電話。有點錦衣夜行的味道。路不通,村裏麵還可以組織大家自願投工投勞的挖出一條路來,可是電就沒辦法了,隻能抓瞎,村裏麵就算想拉電線,也無從拉起,要是政府不支持,根本就不可能。”胡銘晨侃侃而談道。

一群大人和領導幹部,就這麼聽胡銘晨和張偉東對話,有人高興,有人臉色不太好看。

鄉裏麵的李朝貴他們聽胡銘晨如此鄭重其事的反應沒電的問題,就覺得不太是滋味,雖然胡銘晨沒有提到他們,可是就如同在批評他們的工作沒做到位一樣。

實際上電的問題並不全是鄉裏麵能解決的,如果他們自己能解決的話,所有的村子恐怕早就已經變得亮堂了。

栽電杆,拉電線需要錢,鄉裏麵並不能完全解決,就算能解決,那電的來源也是個問題,並不是電線一拉通電就會變得源源不絕,電的總量是有限的。再就權限來說,這也需要電力部門的參與和配合,畢竟國家不允許私拉電線。

“明富同誌,朝貴同誌,你們聽到了吧?從一個孩子的嘴裏,就知道鄉親們盼電如盼甘霖,我覺得你們應該將通路和通電當成下一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就像他說的,要是沒有電,想發展什麼也發展不起來。以前是電不夠,現在盤龍河上遊的響水電站發電了,房爾鎮的坑口電站也發電了,那麼這用電的最後一公裏,是不是就可以解決了呢?”從規矩上說,張偉東不能越級指揮,所以他是以建議的方式和在場的縣鄉兩位一把手說。

張偉東的語氣到不怎麼嚴厲,說出來的話也像是提建議,可是,他的身份擺在那裏,就算是建議,那也和命令與指示差不多。

難不成蔣明富和李朝貴會將張偉東的話說了當成沒說嗎?

“張市長,你的這個指示很好啊,給我們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縣裏麵一定會認真研究和規劃落實,早一點讓鄉親們走上路,通上電。”蔣明富立刻就做表態道。

“謝謝張市長,謝謝蔣縣長,我們鄉裏麵百分之百的會做好配合的工作。我們早就想將全鄉山村通路通電提上日程,可惜我們的財政能力真的很有限......現在有了縣裏和市裏的支持,我們就底氣足了。”李朝貴的表態稍顯保守。

人窮氣短,李朝貴不能不保守,鄉裏麵就是沒有錢,而沒有錢,就啥事也別想幹成。他現在如果把話說得太滿了,到時候縣裏麵不放資源放錢下來,他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