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巴郡安漢縣境內有一小村,名叫小石裏。因為小村風光秀美,依山傍水,村中百姓也有信奉山神之說,便給小村取名為小石裏。

小石裏人口不多,也就五十來戶,大多數人都是從外地遷徙過來的老實百姓,因此村中少了些紛爭,卻多了一些寧靜。

小石裏村民幾乎都是以漁獵為主,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如此山明水秀,巴山蜀水之地,難道說還需開墾良田種植各種菽粟?

然而就是在村民本以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卻在村中一個瘋瘋顛顛的讀書人口中,卻成了什麼“自甘墮落”,“不思進取”的行為。

大多數村民並沒有念過什麼書,連大字都不識幾個,更別說那讀書人滿嘴的“自甘墮落”,“不思進取”等古怪的說辭是何意?不過也料想那讀書人肯定說得不是什麼好聽的話,便也無心與他計較,自得其樂。不過,村中有個讀書人,也是值得他們樂意載道的事情。時不時閑聊,就要談論一下那瘋顛讀書人最近的古怪行為。其實在村民的心中,那讀書人除了有些瘋顛以外,其它倒也沒什麼,而且又有學問,反而還有些敬畏。

小石裏的村民雖對這讀書人的事情知道得並不多,隻知道他叫秦百亭,是一年前被村裏的最是熱心的劉二虎從山裏的一條深溝裏麵撿回來的,後來也便在這村裏落了戶,時常還教村娃們識些字,也算其樂融融。

要說這劉二虎,雖長相一般,濃眉大眼,虎背熊腰,但為人極為憨厚老實,古道熱腸,而且還是這裏的老住戶,因此在村中那也算得上說得話的人。劉二虎至今尚未娶妻,家中還有一個年芳十九的妹妹叫做劉小芹,二人自小便父母雙亡,相依為命,節衣縮食。

白天劉二虎便上山打獵,劉小芹便於家中操持家務,紡絲織布,日子雖不是大富大貴,但也算得上衣食無憂。

據說,那劉二虎本來還有一個同胞哥哥,卻是早年夭折,那劉二虎的父母也是由此便給劉二虎取了這樣的一個名,希望他不要忘記他那可憐的大哥。大多數村民雖沒見過那劉二虎的雙親,但見他逢年過節,都會給那山上兩大一小,長滿蒿草的墳墓燒些紙錢,也對他的孝道頗是感動。

當然村民也有考慮過為這劉二虎說房媳婦,不過每次都被他一臉憨笑的說什麼“我還早呢,等過幾年,日子好過了些,再說吧,別委屈了姑娘吖!”為由,給婉言拒絕了。村民雖不知道這劉二虎說得是否屬實,但見如此,也隻好作罷。就這樣一年又一年,眼看著劉二虎都二十好幾的人了,至今也未曾娶妻,村民們看在眼裏,也是急在心裏。

其實這劉二虎心中也有自已的打算。自已和妹子相依為命,如果自已取妻,隻怕突然多了一個人來,反而有些不好相處,和自已的親妹子便就此生份了,那是自已不願看到的結果。他寧可隻等自已的妹子找一戶好人家後,才做打算。

……

這天,隨著曙光漸露,淡淡晨曦輕柔的揮灑於整個山澗,小石裏的村民便早早的起身,各自開始忙活一天的的生計。

劉二虎也同樣起了個大早,因為他今天還要再進趟山,打獵些野味,準備邀那秦百亭晚上來自家吃頓晚飯,好好聚一聚。

劉二虎隨意梳洗了一下,來到自家的小院內,舒展了一下筋骨,就一把握住跟隨自已多年的獵弓和那盛有十數枝箭矢的箭壺,帶了些幹糧,步伐穩健的走出了自家小院。

不想此時,迎麵走來了一位雙手托著一個盛滿衣物的木盆,青眉如黛,明眸皓齒,體態輕盈少女。少女雖無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卻也稱得小家碧玉之姿。

“小芹,都說過多少回了,不用起得這麼早,等哥回來了,這些雜事都交給哥來做,你多睡會兒。看你這一身單薄的,要是出了什麼事,怎不叫人擔心!”劉二虎目視了一眼,眼前的妹妹劉小芹,拉長了臉,有些不悅。

“哥,我知道了,我隻是睡不著而已。對了,哥,你這是……?”劉小芹見劉二虎拉長了臉,便知他有些不喜,隻好解釋起來。又見他還背著弓箭,似乎便要去那山中打獵,眉頭輕皺,抬起那柔弱無骨的纖纖細手指了指他背後的獵弓,有些狐疑不決。

“恩,我準備進山尋些野味,今晚好加些菜,邀秦兄過來一起聚一聚!”劉二虎見劉小芹如此一說,便放下心來,想起自已今天要幹的事,搔了搔腦袋,就又憨厚的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