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帝本來並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但是聽到皇後如此說少不得要給她幾分薄麵,所以問道,“哦?既然如此,不知皇後可否找到了合適的人選?”
太康帝的話正中皇後下懷,皇後笑道,“梓瑜的性子臣妾是知道的,若是把她隨意許配給人,不單是耽誤了她,臣妾日後也不好見三哥。臣妾好好想了幾日,這才想到個不錯的人選。”
“是誰?”
皇後抬起頭看著太康帝說道,“回陛下,正是珣兒。”
“珣兒?”太康帝皺了皺眉,皇後怎麼會突然想到蕭元珣?
皇後笑著解釋道,“陛下,珣兒成婚也已經快一年了,如今九皇子府隻有一位正妃,在外人看來難免有些不成樣子。正巧梓瑜與珣兒年紀相仿,又性子溫順,臣妾便想著讓珣兒納她為側妃。平日裏靈萱身為九皇子妃自是有許多事務要處理,有梓瑜在一旁幫忙照顧珣兒,她也可以輕鬆一些。”
太康帝心中對此事不是很滿意,上次葉婉芷當著那麼多人麵請旨嫁入九皇子府,蕭元珣卻是根本不為所動。蕭元珣是他的兒子,他了解他,蕭元珣是斷然不會納姚梓瑜入府。他看得出蕭元珣心中隻有沐靈萱一人,納妃勢必會讓沐靈萱受委屈,這種事情蕭元珣怎麼會做?
皇後見太康帝不說話,忍不住問道,“不知陛下可同意臣妾所說?”
太康帝沉吟一番說道,“皇後,依著珣兒的那個性子隻怕不會同意納姚家小姐為側妃,朕覺著這門親事恐怕成不了。”
皇後沒想到連太康帝都會如此說,心情瞬間有些低落,無奈開口說道,“陛下,臣妾知道珣兒心中隻有他的皇子妃,可是就算他不怕背後被人指指點點,但是他也得考慮子嗣啊。眼看他們成婚都快一年了,可還是沒有一點消息,臣妾身為他的母後,又是後宮之主,怎能不著急?難道陛下不想早日抱到皇孫嗎?”
皇後的話戳中了太康帝的內心,他早就想著抱孫子了。這麼看來讓蕭元珣納個側妃也不是什麼大事,不過是個妾,正妃還是沐靈萱。
太康帝臉色有所緩和,“皇後說得有理,不過珣兒此時還在戰場,此事還得等到他回來才能定下來。”
聽到太康帝鬆口,皇後立刻笑道,“陛下,臣妾已經想好了,先讓梓瑜住進九皇子府,先和靈萱熟悉著,等珣兒回來再給他們辦婚事就行了。”
太康帝一愣,沒想到皇後已經計劃的如此周密。不過若是等蕭元珣回來看見府裏多出來一個人,還不得把禦書房給掀了。而且沐靈萱身份敏感,此事不能馬虎。
太康帝想了想說道,“皇後此事不可操之過急,九皇子妃是西祈公主,身份尊貴。此事還需與她商議之後再做定奪,若朕直接下旨隻怕西祈會有怨言。”太康帝想著,若是沐靈萱同意了,等蕭元珣回來她自然不會來找自己撒潑,若是沐靈萱不同意,大不了就是這門親事作罷,反正也沒有下旨。
皇後沒想到太康帝還要顧著西祈的想法,要先與沐靈萱商議。可是太康帝都如此說了,皇後也隻能答應,“是,臣妾遵旨,過幾日便讓九皇子妃進宮商議此事。”
盛京內隱約有些不平靜,邊境戰場也是如此。
自從蕭元珣搶了北境的糧草,梵雲祭對天啟這位從未帶過兵的紈絝皇子有了興趣,已經很久沒有人能讓他如此興奮了。雖然軍中剩餘糧食隻夠他們支撐不到半月,但他已經派人去附近的城中調集糧草,這場仗他勢在必得。
蕭元珣也不甘示弱,他早就料到梵雲祭會派人前去調集糧草,所以早就安排暗樓的人在半路截殺,隻怕梵雲祭隻是空歡喜一場。
雙方都坐不住了,大戰在即,蕭元珣的臉越來越黑,整日下來沒有一個表情。封倉和嚴崇凜還以為蕭元珣初次麵臨大戰,心中緊張才會如此。
這二人一有時間便勸解蕭元珣,給蕭元珣講他們想當年第一次上戰場時的情景,弄得蕭元珣不勝其煩。蕭元珣發過火,可他們二日還是一如既往的堅持。
這日蕭元珣在議事廳翻看著卷宗,封倉又在想當年。蕭元珣也習慣了,他說他的,自己不聽便是。這時冷君浩像陣風一樣刮了進來,“殿下,殿下……”
蕭元珣心情本就不好,再看到冷君浩如此冒失不禁嗬斥道,“冷二,注意你的禮儀。”
可冷君浩歡喜的樣子卻根本收不住,手中拿著一封信喊道,“殿下,九皇子府來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