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書友評趙駿有感
往日裏看書,往往會看到這樣的劇情:或者主角王霸之氣一露,關羽張飛全部歸於麾下;或者主角到處挖人,趙雲神馬的立時投誠,然後一戰成名!
但是在裏麵難道諸位書友大大們對這些東西不膩歪的慌嗎?把關羽張飛全部收了還有劉備什麼事情,不如也把曹家兄弟和夏侯兄弟策反了算了!再者趙雲一出手就這麼牛掰的要死,就不管趙雲年紀多大碼?趙雲之上還有槍神童淵呢,這大漢的世道上,難道就沒有比趙雲厲害但卻默默無名的人?
而且趙雲一生下來就會打仗?老黃忠年輕的時候出不了名就是因為生不逢時難道跟他那狂傲的性子沒有關係?
甘寧縱橫益州水道為什麼造反的時候卻慘敗而後流亡荊州?還不是因為年輕輕輕,經驗不足,行軍打仗什麼的比不上別人?黃祖為什麼看不起甘寧?甘寧在黃祖那裏呆了好幾年不見重用,為什麼反而去了東吳之後就表現的如此惹眼?難道跟他在黃祖手下受了氣,靜下心磨練自己完全無關?甚至跟他去了東吳之後結交周瑜等人完全無關?
有書友說趙駿太厲害。可趙駿不厲害行嗎?難不成隨便一個人穿越過去就熟讀兵書武藝高強,然後去帶小弟,把趙雲郭嘉徐庶這幫子人都給帶起來?
趙駿一開始也隻不過是一個千夫長而已,但是有主角給的練氣術,又從趙雲那裏偷師了童淵的槍法,還有主角日後從皇甫嵩那裏弄到的兵書加成,這樣的人能不厲害嗎?沒有人把好東西都砸到默默無聞的小兵身上,但是這是不是就是說你砸上去了也砸不出來個絕世武將?
孫堅自身勇猛,那主角是不是也要勇猛?孫堅死了孫策死了主角憑什麼勇猛就不死?曹操那邊就全是牛人?那為什麼一開始被徐榮打的這麼慘?劉備為什麼叫做劉跑跑?還不是到處求賢時間久了才能積累下來些許的家底?
曆史上反董的時候趙雲是公孫瓚手下的一個炮灰小兵,周瑜還在豫州努力的做個比案丞大不了多少的軍職中的文書,徐庶在書院裏讀書,諸葛亮還跟沒出師呢連自比管仲伊尹都做不到!
他們要成長自然也是要機會要學習要失敗要磨練的!
《三國演義》裏的成名武將就一定要從一出場就牛掰到老死病死?就沒有年輕的時候?就沒有技不如人的時候?各位大大在現實生活中感歎這個人官二代那個人富二代自己家世不如人,難不成看書的時候也要這些人一下子就站在了巔峰然後封死了所有人進階的路?
為什麼三國裏會有所謂的世家和寒門?不就是因為兵書也好經學也好都是大家族傳承的嗎?寒門子弟偶爾運氣好才能學得一些半點?
武藝不也一樣嗎?大漢之所以亡國最主要的不就是階級固化,難不成我們看三國也把階級固化了?趙雲就是天下第一,從一出生就第一到病死?呂布就永遠是白臉小生,四十多歲的人了都不蓄胡子?黃忠就一定永遠是老人,年輕的時候就不能出名?郭嘉就一定聰明,十四五歲的時候就知道天下大勢掐指一算就估計到了大漢將亡?
誰能給個理由我為什麼趙雲一開場就要牛逼轟轟,郭嘉一出道就要一步十算?徐庶不學習就能夠混出這麼大的名氣?
!!!
看玄幻還沒有YY夠嗎!
傷心,憤怒!
在小弟的心中,人總是要有成長曆程的!YY,不過是成長的比別人順一些,就比如主角順勢拜師,皇甫嵩就給應了!就比如主角造紙印刷,所以就引來了邴原鄭玄!又比如關鍵時刻趙駿提點主角霸者之心,進軍弘農的時候陳琳點明主角搶奪少帝棺槨,機遇好而已......所以我們其實也不是做不到!
難道非要蔡琰一見主角就愛的死去活來,然後蔡邕大手一揮萬千門生全部跟了主角?甄宓一見主角就六神無主犯了花癡,甄家萬貫家財隨主角去折騰?進了徐州就有陶謙厚待要退位讓賢給州牧的位子,糜竺糜芳立馬把妹妹雙手奉上?接著去荊州、去益州,跟劉琦泡泡妞,跟劉璋數數錢,一圈下來天下已經一多半到手了?
或者穿越過去就認個老爸改變一下在現實裏改變不了的出身?認劉表?認劉焉?認劉備?認孫權?甚至認了劉協?
非要如此?!
以上小弟純屬一時氣憤所寫,不針對任何三國作品。甚至小弟昨日查資料的時候偶然翻到一本書《三國之我是皇太子》,不論如何能夠有從大漢那一攤渾水裏翻身的勇氣,已經頗為的值得小弟的尊敬了,在此向上述所能夠聯想到的書致歉致敬,畢竟小弟寫書也是多番參考了上述諸多大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