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陳宮的抉擇(2 / 2)

可這算什麼?因為害怕蕭文拆了自己的根基,所以自己動手拆了自己的根基嗎?

也或者蕭文當初有一句話是沒錯的。當初陳宮從一個好友那裏偶然聽到一句話,據說是蕭文說的,現在看來,那必然是蕭文的想法無疑,那句話大致意思是說,如果你引領了最新的思想最新的技術最新的製度,那麼你就可以隨意的把持這個時代而無需任何代價了。

現在看來,蕭文的想法竟然已經這般超前了嗎?

陳宮越發的焦慮起來,自身的命運如大海中的扁舟動蕩不堪的時候,世家的命運竟也這般風雨飄搖嗎?本來陳宮還有希望,蕭文的實力畢竟實在小了些,雖然直到最後一刻可能都有重新崛起的希望,可隻要在這之前將之滅亡幹淨了,那麼一切都不成問題。

可這樣做的前提是,曹操要足夠的可靠......曹操,還可靠嗎?甚至以蕭文現在已經表現出來的滑頭,在幾大諸侯之間朝三暮四的投機,商人本性盡顯的時候,曹操有可能勝過蕭文嗎?

要重新建立起世家的威望,陳宮需要做很多,首先的一點,就是陳宮要開始確定一下了,自己到底還要不要跟著曹操?

曹軍中的武官多是曹氏的族人,文官中又以荀彧為首,這讓陳宮一度很自負的認為,曹操就是自己要尋找的人,甚至陳宮都跟荀彧說過這個說法。荀彧雖然因為和曹操之間的友情,對於曹操的支持已經超出了陳宮的認知,但是要說荀彧的私心裏不是這麼想的陳宮可不信。

但是......荀彧已經改變不了曹操的想法了,從這次荀彧被留在了後方就看的出來,而陳宮自己,本來也是應該留在後方的,要不是青州孫邵忽然插手進來,他可能都沒機會隨著曹操來徐州的吧?荀彧......曹操的想法,荀彧不可能不知道的......

陳宮最終重重的歎了口氣。如果想要換個人來扶持的話,陳宮又可以選擇誰呢?冀州的袁紹在之前已經兩次表達過想要廢掉獻帝的想法了。說白了,袁紹走的是守舊派道路,讓獻帝一手把黃巾之亂以後所有大漢的災難都一肩挑了,然後重新換個皇帝,那麼大漢的製度就可以不改。

可陳宮知道,大漢到了此時,之所以出現這千瘡百孔的災難,其實已經是社會病態的直觀表現了,換湯不換藥的蒙蔽絕對達不到目的的。

而揚州的袁術呢?不提這個人的能力性格如何,單論袁術的政治觀點就不是陳宮能夠接受的,陳宮謀反的心思已經很重了,太傅馬日磾奉了聖旨前去收回玉璽,結果被袁術私自扣押,至今都沒被放回來,這已經是赤果果的謀反了!

在陳宮的想法裏,皇帝換不換不重要,重要的是世家的改革一定要進行,從整個大漢的根本政治製度上動手腳,才能挽救世家,挽救大漢!

可是誰有這樣的能力呢?除過偏遠之地的幽州公孫瓚、遼東公孫康,以及涼州的馬騰韓遂,還有益州交州什麼的,大漢如今的諸侯就那麼幾路,曹操態度曖昧,蕭文口蜜腹劍,劉表之所以進取不足,不也是因為他心中實在拿不定主意到底偏向哪一方嗎?

那麼他陳宮該怎麼辦?能怎麼辦?

這一夜,陳宮誰的很淺,因為腦海裏時刻翻騰著這樣那樣的想法,陳宮開動腦筋,使勁的為大漢最後的世家謀一條出路,窮心竭力;陳宮又睡的很深,因為在迷迷糊糊中,有一個聲音告訴它事情已經完美解決了,所以陳宮可以很放心的睡一覺。

這一夜徐州下了一場大雨,淋濕了曹軍的紙幡並將之打爛,彙聚起來的雨水從彭城衝刷而過,洗淨了血染的大地;這一夜徐州起了大風,吹破了曹父的靈堂,並且一路從東刮到西,將彭城那血腥的味道吹散掉。

徐州的天氣真是多變,一夜的風雨簡直有將整個世界拖垮的趨勢,可到了第二天卻變得天朗氣清。

隻是早晨當曹操派遣士卒去尋陳宮起床的時候,才發現陳宮病了。額頭滾燙,四體乏力,神誌不清,醫官說陳宮是傷風了,可能一兩日就自然好轉了,也可能三五天就丟了性命也說不定。

曹操隻好將陳宮送回袞州。

誰又能想到呢,陳宮此去,袞州從此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