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大人,奮武將軍公孫大人隻是與大人政見不合,其罪不當誅,末將懇請大人三思而行!此時鮮於銀將軍和田疇先生已經去了長安,大人人手不足兵力又不盛,強攻公孫瓚可能得不償失,末將......”在劉虞軍營中,從事程緒正在聲嘶力竭的勸諫劉虞,所舉出的理由也都完全是從劉虞的角度考慮的,一片拳拳赤子之心可昭日月,簡直聞者落淚。
可惜,已經陷入了極端驚恐中的劉虞,或者說已經被獻帝給許下的美好未來給忽悠的找不到北的劉虞,卻對程緒的衷心視而不見,更是怒喝一聲道,“先生臨陣而亂我軍心,到底是何緣故?我劉虞皇室貴胄,如今帶甲十萬,用兵更是出其不意,卻為何先生從沒有覺著我劉虞能贏了那詭譎小兒?莫不是先生也要學那公孫紀般不知好歹,要為逆賊說話?”
劉虞一番話出口,給程緒定下的莫須有的罪名可真是夠大的,這讓本欲為程緒說話的魏攸在關鍵時刻趕緊住嘴,此時若是觸了劉虞的黴頭,隻怕他魏攸別說為程緒說話了,就算是為自己說話都不成了吧。
哎,其實也難怪,劉虞派遣了他帳下的田疇和鮮於銀去長安奉承獻帝去了,而獻帝也果然上道,剛一見劉虞的使者就許了劉虞諸般好處,雖然事情還沒有決定下來,而且還經過了公孫瓚的百般阻撓,可到最後劉虞還是未立寸功而先增加了自己的封邑好幾千裏。不得不說,在這樣的天大的好處麵前,劉虞確實昏頭了。
本來公孫瓚就因為他自己的文治武功皆不弱於劉虞但卻偏偏屈居劉虞之下而心懷怨憤,結果劉虞還總是跟公孫瓚政見不合,這事情就更引起了二人之間的誤會,而就在這節骨眼上,劉虞又無端端的就增加了千裏封邑,這不能不讓公孫瓚覺著皇家是有心偏袒劉虞的。所以自從拒馬水之戰以後,自信心再度膨脹起來的公孫瓚就對劉虞處處不爽,最近更是不斷的糾結兵力,讓劉虞每天的過的心惶惶。
本來這種事情其實很好解決,就像當初何進想要誅殺宦官之時曹操所言那般,“不過二三刀斧手”就可以處理的事情,結果劉虞手下又偏偏有個叫做公孫紀的人,因為跟公孫瓚同姓而頗受公孫瓚優待,劉虞這邊剛下定了決心那邊就通知了公孫瓚,結果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劉虞無奈之下起兵十萬,兵圍故安。
“來人,將程緒給我拉下去,砍了祭旗!”喝罵了半晌猶自不解恨意的劉虞就在魏攸發愣的刹那,突然就給下了這麼一道出乎意料的命令。
魏攸頓時大驚,剛才那種情況本以為程緒不過受劉虞責難幾句就好,所以魏攸選擇了明哲保身,可現在這種情況,哪裏還容得他魏攸有所耽擱,魏攸立馬一個跨步上前行禮道,“大人三思,程緒先生不過一片赤誠之心......”
“哼,魏先生莫不是也要為逆賊說話?”劉虞一聲冷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