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恭親王,是中國清末幾位重要洋務大臣之一,洋務派首領人物,清道光帝六兒子,鹹豐帝異母弟弟,1850年鹹豐繼位大統,次年便被封和碩恭親王,1860年,英法聯軍攻逼北京城,鹹豐帝逃亡熱河,和碩恭親王奉命為與英法議和的全權大臣,並與英、法、俄國簽訂了《北京條約》。
1861年,奏請改變清政府外交、通商製度,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並受命主其事,同年,鹹豐帝病死,他便與慈禧太後一起密謀發動辛酉政變,處死政務王大臣載垣、端華、肅順等人,隨後被封為議政王,開始掌管軍機處及總理衙門。
隨後其在任之時,主張對外妥協,對內鎮壓農民起義,興辦洋務新政後,又與慈禧太後發生權力之爭,於1865年被罷去議政王等一切職務,後旋經王公大臣多人奏請,複任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等職,1884年,中法戰爭全麵爆發之時,又被慈禧太後罷去一切職務,1894年,中日戰爭期間,起用管理總理衙門,並總理海軍統辦其他軍務,節製各路統兵大臣,授軍機大臣。
現在是1883年,離中法全麵戰爭爆發還有一年,李寧宇也不知道自己的到來,有沒有影響到原本曆史的發展,可是為了以後有自保和改變一些現狀的實力,李寧宇給自己定下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賺錢,因為他覺得隻有賺到了大量的金錢,以後才可以建立大量的工廠實業,必須要改變!必須要改變!。
想到著曆史會發生的事件,李寧宇將碗中最後一口飯咽下,就對一旁站立的福叔說道:“福叔,一會用完膳,麻煩你去把這個月的收入總帳,還有幾大倉庫的庫存詳細,拿來我看看!我在書房等你!”。
“好的,少爺!”福叔點頭應道,隨後看著李寧宇離開之後,望著眼前這位自己看不懂,卻心中又感覺略懂的小少爺,李福便轉身向著自己的臥室走去。
回到書房中,李寧宇又將先前寫的白紙拿來出來,口中默念道:“中法之戰!中法之戰!”,隨後便聽見敲門聲,李寧宇笑嗬嗬的便起身前去開門。
在打開一本裝訂整齊的賬冊之後,眼前出現了一筆筆數字。
李寧宇說句心裏話,福叔是個很負責的人,任勞任怨不說,因為他年紀尚小不方便對外的一切事情,都主要靠福叔他們父子三人辛勞,想起一個月前的那場大雪,福叔因為逃難帶著兩個十九歲的少年,不遠萬裏來京城求生活。
因為福叔負責的一船貨物在海上觸礁,最後貨主準備將其他法辦,在李寧宇的請求下,他的父親李味出麵幹預,福叔的一家人也算在北京城安頓下來了。
“福叔,這個月幾家工廠的產量怎麼提高了這麼多?”看到賬冊上的流水賬,李寧宇便發現這個月幾個工廠的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