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這個土耳其人一手建立的陸地帝國,也是伊斯蘭教為國教的國家,15世紀滅掉羅馬帝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當時整個巴爾幹半島、細亞細半島、中東地區及北非的大部分都是他的領土。
直接控製了整個西歐到東方的陸地通道,名副其實的超級陸地大國,不過在17世紀之後就開始逐漸衰落,各地領土不斷沙俄和英法等多國蠶食,大約是1922年才被完全推翻。
哈米德二世是現任奧斯曼帝國君主,早期確定實行君主立憲製,在整個十九世紀,民主的出現與興起,直接橫掃世界上許多的國家,奧斯曼帝國自然不能幸免,西方國家也采取了思想入侵,使得奧斯曼帝國一邊應付國內的民主起義,一邊用兵抵禦各國的蠶食。
1829年,希臘獨立戰爭爆發,最後在英、法、俄三大國的主動幹涉下,希臘宣布獨立,隨後塞爾維亞、黑山、瓦拉幾亞及摩爾多瓦宣布脫離奧斯曼帝國獨立,直到之後的俄土戰爭結束,才正式確立了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黑山及保加利亞的完全獨立。
此外,奧斯曼帝國在占領埃及之後,被英軍以整頓治安為借口占據埃及,當時埃及和蘇丹兩地,仍然還是奧斯曼帝國在北非地區的一個省份,不過在十九世紀,各大帝國之間,都沒有采取完全占領,主要是權力的平衡,同時,各國都希望趁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時機,提高自身在其地區的影響力,最終達到擴張領土的目的。
但這個時候,英國卻竭力抑製他們,有時還會主動幫助奧斯曼帝國,雙方共同支配地中海東部的權利。
此時的奧斯曼帝國,也如東方晚清一般,在已經60歲的哈米德二世帶領下,成為奧斯曼帝國曆史上,最最黑暗的時代,可以稱之為暴政時期。
根據多年的情報累計分析,哈米德二世即位的時候,奧斯曼帝國早就由於國內的經濟發展緩慢,對內部統治已經出現了搖搖欲墜的情況,在加上民族之間的矛盾叢生,血腥鎮壓成為哈米德二世暴政的唯一手段,所以在哈米德二世即位後的第二年,俄土戰爭爆發。
經過三次大會戰之後,沙俄帝國突破了多瑙河的防線,俄土戰爭中奧斯曼帝國宣布失敗,並簽署了投降條約,而最為世界老大,大英帝國自當不能容忍沙俄帝國的單獨吞並行為,所以英國人就直接把海軍艦隊開到了金角灣。
不過最後由當時的德國首相俾斯麥,也就是現在遠東的外交部長的調解,達成了共同宰割奧斯曼帝國的計劃,沙俄帝國保護保加利亞,英國取的塞浦路斯,奧地利也乘機把波黑劃為勢力範圍,奧斯曼帝國在國際上的霸主地位一落千丈,成為著名的西亞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