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七章:遠東對決沙漠騎兵(2 / 2)

指揮車上坐鎮的李寧宇,此時也已經聯係上了一號車隊指揮官鐵兵,通過一陣無線電通訊,李寧宇大致了解了鐵兵那邊的情況,但是原本計劃兩麵包圍的戰略意圖,此時已經不可能在實現了,因為一號車隊在衝出重圍的時候,損傷很大,在敵人兩個營的騎兵追擊中,戰鬥減員與非戰鬥減員高達600餘人,目前能戰鬥的士兵不足300人。

在知道這些情況之後,李寧宇立即就做出了改變,命令鐵兵繼續向邊境城市歐謝拉進發,如果與漢誌王國的部隊會合後,在發電報給他,隨後轉頭開始考慮如何解決麵前這夥騎兵的事情。

在曆史上,人類學會騎馬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如果是華夏民族大約是公元前就有了騎兵,不過那個時候騎兵在戰爭不普及,無論是衝擊任務或者作為攻擊平台,主要都是由戰車來完成。

但是馬匹還是對當時的戰爭,起到了很大的貢獻,但主要限於牽引戰車的作用,但是隨後戰車的主要缺點漸漸凸顯,畢竟戰車的製作成本和對地麵的要求很高,隨著騎兵的發展,地位也開始逐漸被削落,最後導致在戰爭中多選擇騎兵,但公元前騎兵仍然沒有被作為主要兵種受到太多的重視。

在華夏的曆史上,在春秋戰國時期,騎兵才作為一個主力兵種出現在軍隊中,而但是的騎兵也是仿效匈奴人,所以,世界上最早使用騎兵作戰的就是匈奴人,西方則是在5世紀使用騎馬為主要作戰方式,早期都是比較常見以馬匹來運載士兵到戰場。

隨著工業革命之後,優質火槍和刺刀的大量出現,由於騎兵的體積較大,極為容易成為瞄準的目標,所以騎兵逐漸失去了原有的主要軍事地位,在18世紀的歐洲國家,隻有波蘭、韃靼人擁有輕裝騎兵,曾一度用突擊而再度獲得極高的評價。

然而重生的李寧宇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隨著各國的步炮協同戰術以及自動火力的大量普及,在上加陸軍對壕溝戰術的高超運用,騎兵已經開始推出曆史的舞台,特別是遠東軍團的特種裝甲車登上戰場之後,原本傳統的騎兵,單單依靠衝擊作戰已經失去主要用途,所以已經麵臨淘汰。

而騎兵部隊也就是摩托化部隊的前身,騎馬的步兵應該隻屬於二線的快速反應部隊和偵察部隊來使用,作為世界軍事大國之一的波蘭,原本所配備的騎兵後來也隻是負責幫助前線運輸火炮,以及重機槍、彈藥等物資,但是與運輸能力優秀的汽車相比,還是有很大的距離。

所以說騎兵真正的攻擊力,畢竟沒有步兵強,在馬上射擊的精準度實在太差了,但是卻有著非常的運動能力,但是想要對遠東軍團構成較大的傷害,還是需要下馬作戰,除非雙方的兵力相差巨大,騎兵可以采用高速多麵的集團衝鋒,來對步兵陣地進行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