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零章:巴爾幹戰爭下半場(2 / 2)

這樣導致了歐洲個各國,有著大戰一觸即發之勢,不過他們之間還有最後的一道天平,那就是遠東集團。

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的上半場,遠東聯軍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但牽製了奧斯曼南線大量部隊,也徹底打亂了哈米德二世所有的計謀。

現在巴爾幹地區的事務,已經不再是原有四盟國之間反抗奧斯曼帝國的戰爭了,已經失去亞得裏亞海出海口的塞爾維亞,要求奧斯曼帝國附屬國馬其頓王國償付一定數額的賠款,同時希臘也犧牲了保加利亞已收回的大部分土地,已達到擴大自己的領土目的。

以及羅馬尼亞向保加利亞提出自己對多布羅加的領土要求,於是在同盟國的唆使下,保加利亞開始逐步對駐守在馬其頓地區的塞爾維亞軍隊和希臘軍隊采取軍事衝突行動,而保加利亞各集團陸軍隨後因為進攻受阻,但塞爾維亞集團軍進行了有效反擊,成功突破了保加利亞第四集團軍兩道陣地,最後這場第一次內部衝突戰鬥進行三天後,保加利亞被迫撤退馬其頓地區。

雖然僅僅隻是一次巴爾幹地區內部各國的小衝突,但是卻在無形中撕毀了聯盟關係。

與此同時,歐洲各國也在努力爭取遠東的站隊,因為無論是遠東的實力,還是沙特王國這股中東地區這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都在李寧宇的大筆一揮下,但李寧宇似乎不想攪這趟渾水,更沒有興趣渾水摸魚。

不過奧斯曼帝國單方麵撕毀之前簽訂的合約,這讓李寧宇很生氣,所以後果很嚴重。

合約的撕毀雖然看起了事情很正常,但是如果今後其他勢力也這樣輕易的就撕毀與遠東合約,那麼一切就混亂了,於是李寧宇在不久之後,主動站出來代表遠東集團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而這時正在與保加利亞陸軍作戰的奧斯曼部隊,已經成功占領了埃迪爾境內,保加利亞也因為在沒有盟友的情況下,出現了全麵潰敗的威脅,最後礙於實力懸殊不得不宣告起義失敗,宣告投降,至此保加利亞不僅失去了原本已經收回的大部分保加利亞領土,而且還喪失了多布羅加的南部地區。

第一次巴爾幹地區戰爭的下半場,最後的結果就是巴爾幹地區半島的軍事力量重新改組,其中羅馬尼亞向協約三國靠近,保加利亞則加入同盟國陣營,但因為失去了許多領土而大大削弱了自己分量。

塞爾維亞王國卻把自己的領土擴大了一倍,但隨後奧匈帝國就秘密地向該地區采取一些措施來,主要是為了抑製塞爾維亞的擴張,但卻被德國和意大利先後拒絕,而這些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提前爆發的重要因素。

但德國和意大利異口同音的拒絕奧匈帝國,這背後卻是李寧宇在指揮的,因為歐洲各國勢力中,奧匈帝國要比奧斯曼帝國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