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殿,已點起了燭火。
殿中立了十幾支海碗粗細的香燭,正散發著陣陣異香,使得站立的小太監們精神都為之一震。
這些小太監們自早朝散了後始,就在殿上站了一整天了,換做以往,可能立在宣明帝一旁的掌印太監孫承會悄悄地換一撥人。
可眼下宣明帝眉頭緊鎖,臉上的怒氣漸盛,孫承自己都大氣不敢出,更遑論底下的人了。
其實在宣明帝的肚子裏也一團的火。
在這之前他原本以為趙安已經搞定了一切,因此今日早朝後,他興致勃勃地將幾位派係重臣都叫了過來,目的就是來個出其不意,一把就將主政西北的人選定了,這是邁向培養自己實力的帝黨的最為重要一步。
隻要把西北掌握,那麼帝黨在地方就有了一個根據地,以這個根據地為核心,今後就可以培養派係,源源不斷地輸出各類人才,直至最後尋求機會一把將馬黨和李黨擊潰。
可現在,趙安已經認識到將頭垂得低低得,不敢去碰宣明帝的眼神。
事情是他一手策劃的,來明心殿議事也是宣明帝的臨時安排,就是為了給馬彌和李紈一個突然襲擊。沒料他一提出郭平,就遭到了馬彌和李紈一致的強烈的反對,更沒有想到的是,馬彌和李紈反對完了之後,竟然各自拿出了自己支持的人選,絲毫不給宣明帝麵子。
“看來我的秘書省也不太平啊,身邊不知道被馬彌和李紈安插了多少內線。”劉安深深地在心裏歎了口氣。
馬彌和李紈那邊也不好過,兩人今天是冒著和皇帝攤牌的風險在爭這個人選,大夥都明白誰拿下這個位置,誰就可以左右將來政局的走向。
在一片寂靜中,殿門滋溜一聲開了,馮保兒悄悄地走了進來,沿著殿內陰暗處走到了孫承的身邊後點了點頭。
孫承領會得,向著皇帝輕聲說了幾句。
宣明帝有些疲乏地抬了抬手道:“讓他們進來吧。”
郭平這次進大內心境比之三年前中榜的時候,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別的不說,就說剛才的小動作吧。
他下車的時候趁著夜色,迅速地往馮保兒的袖筒裏塞了一張東西。馮保兒拿手撚了一下,嘴角露出了淺淺的笑意,對郭平的態度是更為親切和恭敬了,領他進門的速度也是快了不少。
厚重的殿門慢慢被小太監們推著關上了,郭平過了好一會兒,才讓自己的眼睛適合了殿內明亮的光線。、
這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到朝廷的最核心的決策層,進門之後他就被太監領著跪了下來,稍一抬頭,發現自己前方左右兩側各立了一群官員。
左邊一群人中領頭的是一位長著山羊胡子,身材矮小,眼神銳利的小老頭,身穿一品補服。
右邊領頭的同樣是位穿著一品補服的官員,年歲稍稍小點,兩鬢黑白兩色夾雜,身材細長,頜下胡須茂盛,雙眼微閉,似在養神一般。
郭平是聰明之人,稍一推斷便曉這二人多半便是馬彌和李紈
除此兩位之外,邊上還有一人郭平也認得,那就是趙安。
看來趙安此刻心裏的壓力非常大,額頭上都是細細的汗珠,時不時便要出手擦一擦。
再往上,便是幾級台階,台階之上,郭平隻敢用餘光瞄了一眼,隻見到一雙白底黑色皮靴,皮靴接線處都用金線縫製,隻看此處便知乃是極為耗費人工之物。
這皮靴的主人自然不言而喻了,郭平到此處心裏一凜,隻是靜悄悄地等候。
沒過一會,一個尖利的嗓音響了起來:“有旨!今天召集漢昌知府郭平、幽州知府李侍遠、北陝省按察副使馬柏森三人商議重要國事。三位大人請起身!”
郭平心想:“李侍遠和馬柏森,一聽名字就知是馬彌和李紈的族人。”
三人立起後,一個渾厚且帶點疲憊的男聲說道:“今日耗費時間甚久,實因此事重大,關乎我朝基業。既然爾等三人是各方推舉出來的人才,接下去就快一點,直說西北接下去該怎麼辦!趙安,你主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