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
殷琥的腦子裏又莫名其妙地冒出一個詞來,麵對洛天雄所講出來的話,就算殷琥神經大條,膽大包天,此時也有一種轉身就走的衝動!
可是正如費廉所說,這件事情在場的三個人都沾染上了,就算此時想躲也躲不掉。
如果馮權沒死,一切都好說,麻煩就麻煩在馮權死了!
一個跟先帝的死有牽連的人被殷琥殺死了,如果楊慎沒有在富陽遇襲、費廉沒有前來富陽當知縣、楊雄沒有趕到現場,這個人死了也就死了,跟另外的十二個人一樣,隻會被認定為長生教餘孽。
就算日後被人知曉,輕易也無法把殷琥這個富陽的九品巡檢跟遠在北京城可能或者不可能的陰謀聯係在一起。
可是現在一個是東廠掌班,一個是首輔之子,殷琥又救了楊慎,間接跟楊家扯上了關係,殷琥這個小小的巡檢很容易就會被認為是楊廷和安插的人。
前前後後的一切事情都攪在了這一刻,讓馮權的死出現了太多的變數,若是被人知曉,想要以此做文章,實在太容易下手了!
先帝駕崩,當時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內閣,或者準確的說就是當時的內閣首輔楊廷和。
在先帝駕崩到新皇登基的四五十天時間裏,紫禁城中真正發號施令的正是楊廷和,而眾多的皇位繼承者中,楊廷和所領導的內閣偏偏強勢扶持當時隻有十五歲,最不可能登基的興獻王世子朱厚熜上位。
雖然在後來的交鋒中,楊首輔敗給了扮豬吃虎、裝撒充愣的朱厚熜,可是當時誰都看得出來,楊廷和是想要扶持幼帝,借機削弱皇權,繼續讓內閣把持朝政。
當時就有傳言說是楊廷和暗中下手害死了胡鬧貪玩的武宗正德皇帝。
此時馮權死在殷琥之手,不但殷琥跟楊慎間接有了關係,而且與楊廷和交往甚密的費宏之子也在現場,若有人以此大做文章,說殷琥和費廉聯手殺人滅口,已經告老還鄉的楊廷和以及眾多當時的內閣大臣都將大禍臨頭,其中自然也包括費廉的父親,當朝首輔費宏!
內閣亂,天下必定打亂!
東廠洛天雄也不該出現在這裏。
如今東廠的廠公正馬玉,正是朱厚熜為世子時,興獻王府的心腹老人,先帝死了、楊廷和退了,才有了如今十八歲就獨攬朝政的嘉靖皇帝。
這“殺人滅口”的人裏又多了一個東廠廠公馬玉,馬玉一個閹人就算殺了先帝也當不上皇帝,他的幕後主使呼之欲出,就算不是當年隻有十幾歲的朱厚熜,朱厚熜的父王肯定也脫不了幹係。
如果……十幾年前的寧王叛亂依然曆曆在目,朱家的皇子裏似乎天生就是造反的基因,若有人因此說當今聖上與先帝的死也有關係,再來一次“靖難”也不是不可能。
不該來的人全都到齊了,殷琥、費廉、洛天雄,此時此刻已經被命運的繩索牢牢地綁在一起。
……
殷琥、費廉和洛天雄都不是傻子,就算殷琥不知道眾多朝堂內幕,此時也很清楚自己攤上大事了!
“怎麼辦?”
三人同時發問,片刻的錯愕以後,相視苦笑。
殷琥是三人中最狠的角色,行事比東廠和錦衣衛還要偏激,此時心中升起一不做二不休的蠻橫勁,冷冷地說道:
“幹脆毀屍滅跡!這個馮權隱藏了三年都沒有人找到,這個時候冒出來誰又能辨真假,而且楊老大見到的隻是一具屍體,反正死無對證,隨便給他安一個身份就是,或者上報一個無名屍體。”
殷琥依然習慣稱呼洛天雄為楊老大,洛天雄也不糾正,他很清楚東廠這個特務組織,搖著頭否認了殷琥的主意,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