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淪落異鄉無著落(1 / 2)

“麼西!”

小乞丐似乎聽懂了徐階說出來的夷話,一手拿著木勺,另一隻手很不熟練地拿著竹筷,一點點地把碗裏的醬肉挑開,隻吃裏麵的麵條。

小乞丐的動作看起來很笨拙,可是他的一舉一動都顯得很優雅,甚至坐在凳子上的時候隻半邊的屁股挨著,腰杆挺得筆直,即使現在已經很餓,可是並沒有狼吞虎咽,而且隻吃了一點就停下了,從懷裏摸出一個裂了口子的瓷碗,把醬肉和剩下的麵條都倒進瓷碗裏。

此時不但殷琥和徐階對小乞丐的身份好奇,就連陸苓這個後知後覺的女人也察覺出異常了。

落難以後還保持這這樣的儀態,隻能說明小乞丐從小就受到極好的教育,這些行為舉止已經深入到他的骨子裏,這樣的人肯定不是尋常人。

弘治、正德年間雖然沒有進行嚴格的海禁,可是嘉靖二年倭國使臣爭貢的事件發生後,朝廷裏的一部分官員要求關閉天下市舶司,停止一切海外貿易,朝廷對進入大明的夷人開始嚴加控製,甚至已經收回了倭國的勘合,浙江市舶司也暫停了與倭國的貿易,並且正在考慮關閉天下市舶司。

如今能夠進入大明京師的除了各國使節,就是海外貿易的商人,朝廷為了彰顯天朝大國的風範,對這些人還算優待,無論無何也不至於淪落到沿街乞討的地步。

陸苓見小乞丐能聽懂徐階的話,好奇地問道:

“徐員外,原來你還會說夷話啊!你們剛才說什麼呢?”

“你……陸姑娘,徐某好歹也是有有了功名的讀書人,你如此稱呼徐某實在太不恰當。”

徐階因為不願請陸苓去大酒樓吃酒宴,被氣鼓鼓的陸苓安上了鐵公雞、摳門的名聲,稱呼徐階的時候也嘲笑地叫他“徐員外”,暗諷徐階像鄉下的員外老爺一樣,一輩子隻知道守著銀子過日子。

徐階的抗議對陸苓來說隻不過是耳旁風,見徐階羞得麵紅耳赤,更是叫得歡快。

“罷了!”

殷琥對這個瘋女人都沒有辦法,更何況是滿嘴“之乎者也”的徐階,很明智放棄了為自己正名的辯解,說道:

“徐某在家中讀書的時候與前來鬆山府行商的波斯商人有過接觸,學了些簡單的波斯詞彙。剛才隻不過是叫他‘吃’,不過徐某也沒有聽明白他口中所說的‘麼西’是什麼意思,猜想應該是‘謝謝’之類的吧。”

陸苓對徐階的回答很不滿意,說道:

“什麼叫猜啊,原來兩個都是隻會一點的半吊子啊!”

這次還真讓陸苓給猜對了,徐階隻是在鬆山府遇到過波斯來的商人,從對方那裏學了幾句諸如“吃”、“好”、“不好”一類簡單的單詞,而小乞丐也跟徐階的情況差不多,兩人還是沒有辦法在做過多的交流。

“麼西!”

小乞丐雙手捧著瓷碗站起來,畢恭畢敬地向陸苓行禮,嘴裏說出來的依然是那句“麼西”,雖然受人恩惠,但是並沒有表現得過分地卑賤,反而骨子裏透著一種高貴,這就是眾人對眼前小乞丐的感覺。

這個時候就算跟小乞丐沒有辦法交流,殷琥等人也猜到小乞丐不是一個人來到大明,他懷裏捧著的瓷碗應該是跟同伴帶回去的。

錦衣衛有權監察大明除皇帝以外的所有事情,更何況此時在京師遇到來曆不明的夷人,不管是好奇也好,還是職責所在,殷琥都必須調查清楚這個小乞丐的身份,他是如何來到大明,目的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