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概要
伊朗石油或將“回歸”
【英】《中東》2014年4月
近日,隨著美歐減輕對伊朗的製裁,世界各石油巨頭均對重回伊朗表現出興趣,其中包括英國BP、荷蘭皇家殼牌、西班牙雷普索爾、俄羅斯盧克石油、法國道達爾和意大利埃尼等。據伊朗石油部副部長馬傑迪稱,美國石油公司也表達了類似意願,但正式談判尚未開始。為了吸引外資投資本國油氣產業,伊朗已宣布將向外國投資者提供為期20年~25年的合同,而非之前的3年~5年。此外,合同條款也將是靈活和符合國際慣例的。今年7月,伊朗石油部將在倫敦舉行會議,向外國石油公司介紹新型合同的條款。如果對伊朗的製裁得以解除,伊朗最快需要三到六個月恢複其因製裁失去的每日100萬桶的石油出口量。最終,沙特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和歐佩克的生產調節者,可能會將產量從目前的每日1000萬桶降到900萬桶,以容納伊朗的增產。 (唐恬波)
歐元區經濟:春季的霜凍
【英】《經濟學人》2014年4月5日~11日
雖然歐元區3月份的通脹率已降到0.5%的新低,歐洲央行在4月3日的議息會議上依舊決定按兵不動。低通脹將加重債務負擔並拉低經濟增速。歐洲央行之所以尚未行動,或許因為它認為當前通脹狀況仍有觀望餘地,且排除能源和食品等不穩定因素的潛在通脹率在過去六個月一直穩定在0.8%左右。盡管如此,人們依舊擔心經濟複蘇的速度過慢,不足以抵擋通縮的到來。目前,塞浦路斯和希臘已處在通縮泥潭,西班牙3月份的通脹率也同比下降了0.2%。同時,歐元區失業率依舊高企,2月份維持在11.9%,僅略低於2013年的峰值12%。更加糟糕的是,歐元兌美元彙率在過去一年上升了7%。現在,歐洲央行在對抗通縮上選擇了巧辯和威脅,而非行動。但正如IMF總裁拉加德所說,長期的低通脹對經濟增長和就業不利。如果通脹進一步走弱,歐洲央行將展開行動。 (陳璐)
麵臨深淵的委內瑞拉
【墨】《美洲經濟》2014年3月
委內瑞拉的街頭政治危機正吸引全球媒體的目光,民眾麵對高通脹率、高犯罪率和長期的物資供應不足,忍無可忍地走上了街頭。但人們忽視了一點:街頭抗議的另一誘因是政府與民眾溝通機製的缺位。自抗議發生以來,哥倫比亞的NTN24新聞台和美國CNN頻道就被勒令停止在委播出。在立法會議上,反對派議員被驅逐出會場。民眾正是由於無法表達自己的意願,才走上街頭表達自己的訴求。委內瑞拉是世界第五大產油國,但卻日漸成為一個處在失敗邊緣的國家。總統馬杜羅的經濟政策正使得委國家石油公司走向破產,以石油收入補貼民眾的方式使得委政府力不從心,債台高築。但反對派也應清楚,街頭抗議雖合法,但通過街頭抗議的方式推翻馬杜羅政府卻是非法的。對於雙方來說,街頭抗議隻會使委內瑞拉走向無底的深淵。 (嚴謹)
會寫新聞的機器人
【英】《新科學家》2014年3月29日~4月4日
美國加州地震之後,《洛杉磯時報》三分鍾後就發布了相關報道。這篇短小而不起眼的新聞涵蓋了所有主要細節——何時發生、震級大小以及震源深度。新聞的最後寫道:本文是由作者編寫的算法自動生成。由此,這個名為Quakebot的機器算法引發了人們的關注。Quakebot的工作原理是模板填空。算法會解析美國地質調查局發送的有關地震警報的電子郵件,將數據填入模板並向報紙內容管理係統上傳文章。它甚至會發送一封電子郵件,通知編輯進行審閱。有研究表明,讀者很難明確判斷出體育報道是否由機器生成。機器生成的文章雖然較為模式化,但包含了豐富而可靠的信息。機器人報道更加關心數據,它們生成的新聞一般基於比賽分數、銷售額或股票市場波動。當涉及純粹的計算能力,計算機確實要更占上風。 (牛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