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370留下了什麼
泛讀地帶
作者:張晶
馬航客機失聯事件讓人們再次高度關注航空安全問題。而事實上,近年來航空整體事故率是自數十年前開始跟蹤該數據以來的最低水平。作為世界第一航空運輸大國的美國商業航班事故率屢創曆史新低,在截至2014年4月的最近五年中,美國的航空公司運載乘客約37億人次,相當於美國人口的近十倍,但無一人受重傷。
從管理理念到具體實施,航空安全涉及的領域廣且深。從飛機本身到運營,從機場地麵到空中交通管理,從設備維護到相關服務,從旅客到從業人員,凡是與航空旅行相關的方方麵麵都存在著安全需求和安保問題。其中,進出機場和通關人員的安全檢查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邊防口岸的安全檢查是由政府公安和海關等部門執行,而航空公司和機場則負責提供旅客信息和檢查場所方麵的服務。
最容易出現的安全疏漏——旅客身份檢查
登機安檢中最重要的一項是旅客身份檢查。這次的馬航MH370失聯事件,已經查報了有持假護照登機的旅客,單就這一點就暴露出馬來西亞出入境航空旅客安全檢查方麵的漏洞。
對於出入境旅客,各國都要通過國家邊防檢查驗證旅客身份,核對無誤才能放行。但是邊檢常常出現人為錯誤造成安全疏漏,如簽證出錯、簽證官沒有認真核驗旅客身份、寫錯出入境日期,甚至隨意修改信息等。兩名盜用他人護照的乘客登上了馬航MH370航班,這反映出馬來西亞邊檢上的漏洞,這也是其他很多國家容易出現的安全疏漏。其實,很多國家都存在旅客持他人護照通行的情況,因此也鬧出一些國際笑話,比如,英國某男子持其女友護照通過安檢後與護照合影的滑稽照片不久前見諸報端。
通常情況下,安檢部門可以立刻將持假護照的人員定位並帶至安檢口進行檢查,但有時也會發生恐怖分子從安檢管理範圍內溜掉,並按時登機的窘況。另外,恐怖分子除了考慮如何攜帶劫機工具外,還會關注他們自己的名字是否被列入禁飛名單或“需要進一步檢查”的人員名單中。因此,對於航空安全來說,將安檢重心從搜查違禁物品轉移到對旅客本身即對嫌疑人的檢查上,顯然更加重要。
馬航MH370航班失聯事件最早引發國際社會對航空安全檢查的關注和質疑,是因為馬方確認此次事件中出現了持盜用護照的旅客登機行為。為此,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呼籲各國政府利用乘客信息加強安檢,總幹事托尼·泰勒認為航空公司不是邊檢或警察,對護照進行檢查應是政府明確的責任。依照國際慣例,航空公司會在航班起飛前向出發地、到達地的政府提供乘客信息,政府有關部門應再次啟動信息審核流程,包括依照國際刑警組織的被盜及丟失護照信息庫對護照姓名進行排查。
很明顯,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和馬來西亞的邊檢機構人員犯了嚴重的失職錯誤。首先,他們允許兩名持盜用護照的乘客通過了安檢;其次,他們沒有在國際刑警組織數據庫進行核查,而這兩個常規措施對防止悲劇的發生十分必要。盡管馬方有關當局稱兩名使用被盜護照的伊朗籍乘客未被發現與恐怖組織存在聯係,但泰勒認為,兩名乘客可以利用假護照登機就已經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了。
正如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所言,出入境旅客身份檢查權限是國家政府的責任,其主要工作就是檢查進出境旅客身份,通過審核護照等證件信息給予旅客進出境資格。在我國,因私出國人員到達出境口岸時, 首先要填寫一張《出境登記卡》,並將自己的護照、身份證、簽證等一並交給邊防檢查人員, 由邊防檢查人員進行逐項檢查,邊檢人員對證件進行核查(包括護照是否真實有效,簽證是否真實有效,護照和身份證內容是否一致等)後在護照上加蓋驗訖章(該章內包括出境口岸的名稱、編號、“出境邊防檢查”字樣和年月日等),並將出境登記卡留存於邊防檢查站。上述手續完畢後,護照才會被當麵交給持照人。
被忽略的國際刑警組織數據庫
根據馬來西亞國家移民局規定,入境馬來西亞的外國人都必須留存指紋,當他們進入和離開馬來西亞時都要經過邊檢掃描。所有邊境檢查站都必須執行移民局要求的程序,如果某個旅客的護照有疑問或由此帶來問題,將連同這名旅客交送邊檢專門的檢查室做當麵檢查。如果馬入境處發現旅客旅行證件不符合要求,將進一步做調查,所有外國人都要遵守這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