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想到這一點的時候,何天師又繼續說了起來,“雖然這齊雲山道觀眾多,道士也不少。可都是些傳道之人,並沒有什麼真正的道行。說起來,可能和我也差不多,半吊子道士,算是混口飯吃吧。能夠召喚天雷的人,必定是道術恐怖之人。剛好當年巨蟒渡劫的地方,正是齊雲山附近。能有此實力的,除了玄真教的高人,我的確想不到其他人了!”
這何天師話裏的意思很明顯了,他的意思是隻要我們找到當年巨蟒渡劫的準確地址,便能找到玄真觀的線索。
不得不說,如果我不帶何天師來,恐怕到了十年之約我也無法找到真正的玄真觀。起初我帶他來,隻是因為不能出手殺他的緣故,又不敢把他放了。放了他,他還會繼續為非作歹。
他這樣的人,為了賺錢不惜用道術害人一家死絕。那會兒我打算的是,如果他路上亂來,我也好有機會殺了他。
但我沒想到的是,這竟然變成過了一件好事。他知道這些傳聞,我們就能順著這些傳聞去找玄真觀的線索。
而往下一想,我的心情就有些沉重了。何天師知道這個傳聞,那葉伯自然也知道,而且他更是玄真教的弟子。
我越想就越擔心,怕他在我之前找到玄真觀。重建了玄真觀,他肯定會投靠靈族。那到時候,我便是玄真教的罪人了!
何天師自然不知道我心裏在想啥,但估計從我臉上看出了一些端倪,就笑著說了一句,“道兄,凡事講究機緣,你比我更懂這一點!”
他一口一個道兄的,喊的我心裏很是膈應。但道門的規矩是隻講輩分,不講年齡。
“嗯。”我點了點頭,就重新躺上了床。這何天師也沒說話了,就盤膝坐在床上,也是在打坐休息了。
睡了可能一個半時辰左右的樣子,天就亮了。我們早早的起了床,是因為早上的遊客不多。楊大嬸弄了早飯,我們吃過之後,就讓楊晨帶我們去齊雲山了。
因為楊晨是本地人的緣故,他自己有法子把我們給弄進去。當然,我也讓何天師給了他不少錢!我對他印象不錯,知道他母親一個人帶他辛苦,自己也做做兼職賺學費和生活費。
楊晨隻有十六歲,戴著厚厚的眼鏡,稚氣未脫,臉上還有不少的青春痘。他帶著我們往齊雲山走,同時給我們介紹齊雲山的曆史和文化。
齊雲山,古稱白嶽,因遙觀山頂與雲平齊得名,中國道教四大名山之首,平均海拔不到六百米,境內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
齊雲山素有“黃山白嶽相對峙,綠水丹崖甲江南”之稱。清乾隆皇帝讚譽為“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山上的景點則是有真仙洞、月華街、雲岩湖、玉虛宮、太素宮、望仙亭等……
楊晨在介紹齊雲山曆史之時,我就在心裏沉思了起來。一般人不知道三十六和七十二這兩個數字的意義,但對於我來講,就是再熟悉不過了。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叫法,肯定是出自道士之手,說的正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正好對應了一百零八天罡地煞星。
看來,這齊雲山當年也是有高人坐鎮啊!
繼續介紹了一會兒之後,我們就來到了齊雲山的必經之地,登封橋!登封橋入口處的石門上,雕刻著兩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聖旨!
再往下一點就是石門上方正中間的橫梁,橫梁上麵雕刻的便是登封橋三個字。進入登封橋,我們就開始踏上了九裏十三亭的登山過程。
我們沒有選擇走索道或者坐巴士車,而是徒步登上。在九裏十三亭的路邊,隨處可見矗立在地上的燈。路燈是古典燈,並不高,燈罩上還寫著“上善若水”的字樣。
繼續往上登山,則是望仙樓。望仙樓過了之後,我們又看到了太虛宮。傳言太虛宮是當年乾隆來求子的地方,風水很奇特,背靠三座山頭,似太師椅環繞穩固。這種建築布局從風水學上講就是“前有照、後有靠。”
雖然我不懂風水,但看到如此巧妙的風水格局,我也忍不住稱讚了起來。這個地方的道教文化很濃鬱,就是不知道觀裏的道士是否真的有真材實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