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說,路亞就是擬餌釣魚,或說假餌釣魚吧。路亞翹嘴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翹嘴成群的水域。以下是我初學路亞的實戰體會及總結出來的“路亞翹嘴五大步驟”。現介紹給各位釣友,以供參考。
2008年8月28日,我與釣友鍾世明、鍾文和相約到萬峰湖濫田灣處,在他大哥鍾錦明的釣魚棚上垂釣。下午4時到達棚上,那時我還沒有專門的路亞竿,用一支2.7米的海竿係上剛買的擬餌亮片,拋投到十幾米遠的水麵上,待3秒鍾後,我開始抽、擺、搖輪。收線大約到10米遠處時,就感覺像掛住了魚網似的,沒有頓口,也沒有魚要線或擺動的感覺。當慢慢拉到近前看時,原來是條2斤左右的翹嘴,釣友鍾世明幫我把魚抄了上來。
事隔一星期後,仍與釣友鍾世明到棚上垂釣。那天刮南風3~4級,水溫約25℃,天氣晴朗,高氣壓。淺水處不時有翹嘴捕食白條魚的響聲,我用新買的路亞竿配新路亞輪係12克鐵板亮片遠投至淺水處,用抽、提、擺、顫等手法進行誘魚。遠投方向為坐南朝北,即順風浪遠投,逆風浪收回,符合路亞基本釣法。經5次遠投,釣到2斤左右翹嘴兩條。經觀察這一水域,魚不成群,大多是散兵遊勇。
2008年9月的一天我與周建新、周建華(女)、周建波到濫田灣的另一水域垂釣。當天萬裏無雲,烈日朗照,水溫較高,氣候炎熱,無風無浪,水深5~10米。擬餌重28克,我用同樣手法路亞,均無翹嘴攻擊。路約1小時,釣到兩條約1斤多重的羅非魚後放生。
2012年10月的一天,我與釣友胡雷、胡大姐三人到南盤江坡腳鄉者幹大橋腳垂釣。到達釣點已是下午5點左右,天氣悶熱無風,薄雲晴天。我與胡雷各釣到兩條約400克的鯽魚後,魚已停口。約4個小時後,吹來南風2~3級,月亮已升起。此時,不時有翹嘴捕食時發出的“叭、叭、叭”響聲,我尋聲過去,看到右側淺水處有白條魚被驚嚇發出“嘩、嘩”的響聲。鯽魚不動口,我萌生了路亞翹嘴的想法。但由於釣的對象魚是鯽魚,我沒有帶路亞竿、餌。胡雷聽我這一想法後將他的路亞竿、餌遞到我手上。這是一款3.6米的路亞竿,餌是斜切亮片,重8克。我係上餌後便迫不及待地往右側回水灣處走去。經仔細觀察,回水灣對麵有小魚群弄水聲,我想,那裏應當是淺水。不過對麵小樹樁太密,投到對麵很容易掛鉤、丟餌;但又經不住魚的誘惑,硬著頭皮將餌小心地拋了出去,在擔憂中我邊搖輪邊抽、擺、抖、顫。突然,一個極有力的頓口,使我條件反射般地極力揚竿,誰知一重、一輕的感覺使我大失所望,搖輪收線輕如鴻毛,擬餌被魚活吞了去。丟餌後,我回到釣友胡雷身邊,講述了經過,兩人分析了丟餌的原因後,他又拿出了一款9克重匙型亮片,我再次係上亮片回到原位。觀察水麵後我將餌拋向了左前方,這時我將搖輪收線的速度放慢了許多,收線5~6米遠時,一個漂亮的頓口感應使我左手顫抖起來,我猛力揚竿,在月光下看到一條銀白色長影躍出水麵,弓身從左跳到右1米多遠,濺起一朵大大的水花。我搖輪收線用倒8字遛魚法將魚遛翻白後,拉到近岸一看,是一條5~6斤重的翹嘴,這時我感到不妙的是沒帶抄網,釣友胡雷又離我太遠,正當我猶豫時,翹嘴一個挺身,躍入了深水。跑魚後,我立即返回原釣位帶來抄網,再次拋竿,可怎麼路都沒有翹嘴攻擊。到第二天旱上5-6時,吹來南風3級左右,在我釣鯽魚釣點的右側淺水處,又聽到了翹嘴捕食的聲音,我手拿路亞竿尋聲拋去,剛收線2米就感覺有一輕輕的頓口,我左手用力一揚竿,魚就開始竄動起來,沒兩下魚就被遛翻了,胡雷迅速地幫我把這條約2斤重的翹嘴抄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