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在軍事和經濟上的巨大意義,朱由崧豈會不明白?現在北海的工業和港口隻有箱館一個地方,有了火車,他們就能夠更快地深入北海北方,將北方的木材煤炭糧食牛羊等迅速地運輸到箱館,也能夠迅速地將軍對運輸到北海的任何一個地方,這對掌控開發北海,可是有著莫大的好處。
對於鐵路線的規劃,總參謀部和高邦佐代表的民政部門也早已經有了完整的方案,將鐵路擴展到劄幌之後,便分開向根室港和稚內港這兩個大漁港延伸,這樣整個北海就形成了以劄幌為中心發散出去的三條主幹道,掌控整個北海道已經不成問題。
高邦佐對鐵路的修築極為上心,他的認識很簡單,若是能在大明修上幾萬裏的鐵路,那麼賑濟災民的物資就能夠迅速到位,就不會有那麼多流民流離失所了,這種東西對國家安定有著重要作用。
既然高邦佐對這種鐵路這麼感興趣,朱由崧直接讓他負責帶領那些東瀛築路隊還有審核鐵路質量的工作,這些工作原本就是他們北海民政部的責任,他倒也沒有拒絕。
徐振昌見這些人都興致勃勃地討論鐵路,他這個艦隊的司令卻在關注蒸汽機車的動力來源,他也見過機械廠中那些轟鳴的蒸汽機,不禁對唐鐵漢問道:“老唐,這種鐵路可是蒸汽機推動的?”
唐鐵漢笑道:“那是當然,否則怎麼叫蒸汽機車?”
徐振昌說道:“那這種蒸汽機能不能用在造船上麵?要是我們能夠有蒸汽戰艦,可就牛多了!”
朱由崧說道:“不用著急,蒸汽戰艦也會有的,魏進忠這些年一直從江南各地延請造船師傅,不過我們北海現在還沒人知道,也不算是繁華,所以才一直不願意來這裏,我們隻能自己摸索造船,不過第一種三百噸的鋼肋木殼船已經在設計當中了,上到北海擒龍,下到南洋捉鱉的日子不會太遠的!”
半個時辰之後,那輛蒸汽機車又轟鳴著駛了回來,看樣子並沒有出現什麼故障,這次測試是十分成功的。唐鐵漢不禁興高采烈地說道:“殿下,就請你給這寶貝賜名吧!”
朱由崧說道:“既然是你老唐帶頭弄出來的寶貝,我看就叫做鐵漢1型蒸汽機車!”
老孫頭馬上表示同意,說道:“好!叫著也敞亮,我同意!”
北海的一切都在迅速的發展當中,遵化的聯合采礦鋼鐵公司雖然已經到了東林黨的手中,不過遵化鐵市卻仍然掌握在朱由崧手中,通過這個鐵市,朱由崧就能夠與鄂托克巴克交易,得到大量的牛羊和馬匹。
而頂著福王的名頭,他就能招募流民,加入他的莊園開墾,河南他的四千頃良田,自然不可能承擔這麼多人,大多數人在不知情的狀態之下,就被帶到了北海,雖說有些違背人權,不過北海的條件總比在河南好,雖然冷得點,總算是地多人少,而且朱由崧的物資也儲備得充分,住房采暖衣食都算是移民補貼,有了這些東西,那些移民就算是趕他們走都不願意走了。
一個月後,北海的漢民人口再次增加一萬,已經達到了五萬的水平,完全超過了東瀛人。東瀛人的皇協軍則迅速向北推進,將蝦夷人的活動範圍進一步壓縮,並且帶回了大量的俘虜,夕張的煤礦得到了進一步擴建,東瀛人的築路隊伍在高邦佐的主持之下,鐵路已經修到了夕張,每天都有一列滿載的運煤列車運到箱館。
這一個月之後,那些士兵的訓練也進入到了下一個階段,那就是實彈射擊!
靶場上,一隊隊士兵整齊地排成一排,這些士兵穿著整齊,蹬著軍靴,穿著對襟翻領軍裝,戴著鋼盔,將長度達到一米二五的四二式步槍高高舉著,抵在肩頭,很多人的手已經開始發抖,這種四二式步槍雖然比那種燧發重型滑膛槍要輕便,不過仍然達到了八斤多重,而且那些教官在三軍總司令的指點之下,還在槍頭掛上了磚頭,這樣舉著,不抖才怪!
張風府也跟這些士兵一樣,經過一個月的訓練,連他自己都發現在自己變了一個人,原本根本說不出口的粗話,也說的順溜了,原本清高自傲的自己居然跟現在這些大頭兵打成了一片,而且自己反而不厭惡這種感覺。
此時他的狀態可不怎麼好,發抖著胳膊正說明著,他的雙臂已經酸痛到了一種地步了,想想幾天之前,第一次接觸到這種槍的時候,所有的士兵都被這種槍支跟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