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新局麵(下)(1 / 2)

對於這件事情,趙南星就算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應是,雖說封建時代個人財產的神聖還沒有確立,但是有官身的人的個人財產卻已經能夠保證,這已經不是洪武時期,朱元璋想要搞掉沈萬三就能搞掉沈萬三的時代了。

有財產的人往往有著與財產相匹配的政治勢力,讓人無法輕動。若是趙南星敢於破掉這個規矩,那麼無論東林黨還是齊楚浙秦宣等黨都會將他打入地獄。當年崇禎皇帝怎麼求爺爺拜奶奶地想讓藩王和官員獻出點錢財,卻就是沒敢用強。

趙南星有魄力,卻也是一個精明能幹的政治家,謀國謀身都有自己的一套,原本他隻是打算以國之大義來讓萬曆帝同意收回那些產業,卻沒想到被朱由崧攪亂了,此時他也無法,隻能默然退下。

萬曆帝笑道:“對於賑災,我倒有些法子,而且不用動用國庫也不用動內帑,朝廷隻需要派出幾個得力官員監督,便能夠做成此事!”

方從哲奇道:“敢問陛下,是什麼好法子?”

萬曆帝笑道:“我有兩策,這第一策嘛……列位臣工也都知道,剛剛有大明出海墾荒人士,前來北京獻土百萬頃,這些人都是大明赤子,在海外建立了家園,卻仍然不忘大明舊恩,不自立為王,反而前來獻土,令朕心甚慰。而如今北海一百多萬傾土地上麵,卻隻有五萬大明百姓,三萬東瀛倭人,還有一些低矮醜陋的毛人,不過如今已經都被大明百姓擒下,抓到了礦坑當中充當礦工。”

“如今的北海地廣人稀,而且土地肥沃,水土豐美,就算是養活千萬百姓都不是問題,若是能將這些受災百姓遷移到北海,一來能夠徹底將北海化為我大明藩籬,二來也可以為那些受災百姓尋找一條生路,因為北海富庶,所以願意一力承擔賑濟遷移百姓的重任,這樣自然為朝廷省下了開支!”

對於這件事情,對百官並無切實的利益糾葛,那些地方官雖然不願意治下的百姓逃離,州縣賦稅來自百姓,若是百姓逃離,那他們的政績可就要打折扣了,中國百姓在先秦之時也是由開拓之心的,不過在儒家千年“教化之功”和地方官的轄製之下,才變得故土難離。

不過隨著災情加重,要是那些吃不上飯的百姓不走,鋌而走險殺官造反的話,別說是政績了,連性命都保不住談什麼政績。若不是因為稅賦和政績,那些地方官有幾個真正是把百姓放在心裏的。

既然百官無異議,那麼這一策算是通過了,不過接下來萬曆帝提出的第二策卻在朝堂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萬曆帝一招手,很快幾個侍衛就將那個蓄電池驅動的放映機抬了上來,並且在建極殿中掛上了布幕,對眾臣說道:“各位愛卿,這是北海進獻的一樣奇異事物,能夠將活動的畫麵放映出來,各位也正好看看北海的景致,別把北海當成了苦寒之地!”

這次放映的自然還是原本的那一卷膠片,方從哲等人都已經看過,自然不會稀奇,不過其他人卻都被北海的景致吸引住了,朱由崧製作的這一卷膠片,將北海的農牧漁工等各方麵都展現了出來,自然是讓北海顯得極為富庶。

放映結束之後,萬曆帝笑眯眯地說道:“諸位臣工,看完之後,你們有什麼想法嗎?”

幾個工部的官員不禁問道:“此物真是鬼斧神工,居然能將過去的畫麵重現出來,而且遠比畫師畫的更加真實,實在是令人費解!不知陛下可知其中原理?”

萬曆帝笑道:“你們這些工部的人都不知道,朕怎麼會知道?不過你們要想知道的話,可以派人到北海問一問人家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好了,除了這個你們還有什麼想法?”

一個東林黨的官員說道:“北海宜農宜牧宜漁,倒是一塊寶地,那些災民是有福了,不過還希望朝廷能夠早作打算,在北海安排官員管轄,不至於讓其他人胡作非為!”

萬曆帝說道:“不必多言,此事朕自有打算!”

禮部的官員站出來卻道:“陛下,若是能有此物向廣大受災百姓放映,必然能讓他們踴躍遷移,倒是省卻了向百姓解釋的麻煩,畢竟說的哪有自己看到的真實?隻是不知此物造價,若是能有個百十台也就足夠了!”

萬曆帝看了看朱由崧,小聲問道:“崧兒,這位愛情說的有理,不知道你的這個放映機價值幾何?”

“不貴,不貴,原本應該要賣一百兩銀子,不過若是朝廷采購,五十兩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