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萬物複蘇,百花盛開,不過對於徘徊在赤貧邊緣的大明底層農民來說,是一個難熬的季節,去年的秋糧已經耗盡,今年的夏糧卻還沒有收獲,因此被稱為青黃不接,特別是北方,南方百姓可以多種一季莊稼,度過這個青黃不接的時節,不過北方可就難了。
特別是這些日子,大明北方的區域性幹旱時有發生,因此流民數量也居高不下,流民不過是沒有生計,而被迫逃荒的農民,不過大明的官吏卻將這些人當成了禍亂的根源,防賊一般的對待他們,絕對不允許他們聚集到州縣,在萬曆四十四年,這些流民卻有了一個新的選擇,那就是去京城。
京津之地原本是戰略要地,此時京津之地的流民已經達到了八萬人之多,其中青壯也有三萬,勳戚和朱由崧的財力就在此時就表現出來了,通過天津他們迅速調集了大量的建築物資,在遵化建立起了一個鐵路公司的駐地,遵化的聯合礦業雖然被東林黨接收了,不過遵化人仍然承了福王的情,正是因為福王在這裏搞了一個聯合礦業才讓遵化州和永平府成了北國有數的富庶州府,特別是當地百姓也因為可以進入各種公司做工,收入得到了提高,可以說遵化那是福王自己的地盤。
在這個新的鐵路公司駐地,住房、餐廳、商店、醫院甚至是學校也是一個不缺,可以說是已經具有了一個小型城市的特點。
當然對外這裏仍然是聯合鐵路公司的總部,這些住房餐廳醫院商店雖然大部分都是那些流民建設起來的,不過鐵路公司畢竟是萬惡的資本家,他們付給工人微博的薪水之後,這些東西的所有權就變成了屬於鐵路公司所有,而奇怪的是,那些新生的鐵路工人卻對他們感恩戴德,這讓朱由崧不得不感歎,這個時代的人是多麼容易滿足。
不給他們房產,也是有朱由崧的考慮,有恒產者有恒心,不過朱由崧可不希望他們有恒心在這裏紮根下去不走了,朱由崧還希望依靠這些人建立中國的鐵路網呢。
隨著流民的聚集,讓朝廷當中的一些大佬也心生疑慮,在他們看來,在這裏京畿之地,這些流民聚集到一起,一旦被有心人蠱惑,那可就是潑天大禍啊!
三月之間,陽光明媚,不過地上卻幹得發硬,隻要一來到郊外,就有一股子燥氣,兩輛馬車停在了剛剛修建成了的鐵路公司門前。
趙南星從馬車上下來,不禁微微歎息,看這樣子,今天大旱還真是有七八分可能了。
“夢白,卻沒想到你也來了!”
趙南星連忙一看,卻是當今首輔方從哲,他連忙行禮說道:“見過元輔大人!”
方從哲說道:“沒想到你我倒是所見略同,一起來看這流民大營了!”
趙南星向裏看了看那鱗次櫛比的寬大住房,說道:“不過,這裏恐怕不像是什麼流民大營,反而像是一座城市啊!”
方從哲看了看裏麵,說道:“這種房子就是用鋼鐵和樓板支起支架然後用磚石和水泥砌成,最是快捷了,人手足夠一個月內就能成行,這個天氣一個月幹燥之後就能夠入住,遮風避雨是足夠了。”
“閑雜人等不可入內!”
二人來到門前,卻被兩個端著又像火銃又像長槍的奇特長槍的門衛跟擋住了,方從哲連忙從袖裏拿出一份文件,笑道:“我們可不是閑雜人等,這裏有介紹信,你可以去確認一下!”
“你們等著!”說完,一個門衛便跑了進去。
趙南星說道:“這裏的管理倒是十分嚴格啊!”
方從哲捋須笑道:“無規矩不成方圓,若不嚴格怎麼管理著許多的災民?”
不多時門衛邊帶著一個眉須花白的老人,過來接待他們二人,那人向二人行禮之後,說道:“兩位大人,卑職胡士相是朝廷派來與鐵路公司協作賑災的禦史!”
方從哲笑道:“原來是欽差啊!”
胡士相連忙搖頭說道:“不敢,不敢!”
等到進去,趙南星就更驚奇了,這裏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他們甚至可以在商店買到各種糖果點心,醫院也是那種占地很大的醫館,其中許許多多的醫生在裏麵工作。
趙南星指著旁邊一所最大的建築問道:“那是什麼?”
胡士相笑道:“那是這裏的大餐廳,這裏所有的人用餐都是在這裏,這裏的飯菜也是米麵肉魚俱全,若是等到中午開飯之時,大人自然便知!”
“米麵肉魚?這裏的人居然能吃得這麼好?”趙南星不禁驚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