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京中生變(下)(1 / 2)

時近年節,來來往往進入北京的人流就多了起來,如今從北京到天津的鐵路已經修成,而天津的港口可以使用蒸汽運輸船,僅需要兩天到不到的時間,就能夠從南方將新鮮的瓜果蔬菜運到北方,這讓北京城的貨物也豐盛起來,進城買賣的人自然就多了起來。

如今在北京城門站崗的人,都是京營的衛兵,如今進城稅已經被取消,而他們這些京營士兵糧餉充足,根本不需要也不允許他們再盤剝來往行人,若是手伸得長了,讓議會或是報社的人看到,他們馬上就會出名,當然他們也會失去如今的職業,被軍隊趕出去,他們站崗更多是一種維持治安的需要。

“喂,你,就是你!”一個京營士兵將一個帶著狗皮帽子戴著羊皮襖的家夥拽了出來,說道:“你是誰,從哪來?”

“俺是從遼東來的,來北京買點年貨,好回去過年!”

衛兵皺了皺眉頭,卻沒看出什麼不對的地方,說道:“大老遠的,從遼東來北京,就為了買點年貨?”

“嘿嘿,那是路修得好,俺們家就在山海關外錦州那一塊也不是太遠,俺又會騎馬,這點路程不算啥!”

此時帶隊的衛兵士官長走了過來,說道:“怎麼回事?不是說不要為難這些百姓嗎?”

衛兵擺了擺手,讓那個遼東人繼續走,他卻說道:“長官,這兩天遼東人來得也太多了,光今天我數了數那些戴狗皮帽子的就有千兒八百的,他們進去了,卻沒見幾個出來的,是不是有些蹊蹺啊?”

士官長卻滿不在乎,說道:“人家頭一次進京城,就跟進了花花世界一樣,那不得好好玩幾天,他們不是說了,這些遼東佬都是會騎馬的,等到快過年了,騎著馬就跑回去了!在遼東地多人少的,這些遼東佬都賺了不少,我看他們得好好逛些日子了!”

衛兵一愣,說道:“長官說的也對,是我多慮了!”

士官長拍了拍士兵的肩膀笑道:“這也沒什麼,畢竟年輕人經驗淺,不過我們也要做好準備,這些遼東佬可都是在遼東跟那些女真野人好勇鬥狠慣了的,要小心他們在周圍鬧什麼幺蛾子,擾了正在過年的百姓就不好了!”

京城李府,那是李成梁時代留下的老宅子,是因為李成梁多次大功,而被授予的宅邸,算是他們李家的光榮,這李府麵積極大,再加上李如柏這一代的經營,連李府旁邊的幾座宅邸也被買了下來,成了他們的家業,如今這原本空蕩蕩的李家建築群當中,卻已經站滿了人,這些都是遼東李家的精銳部隊,也就是他們所說的家丁部隊,李家將朝廷發下來的餉銀大部分收進自己囊中,用來豢養自己的死忠部隊,其他的邊軍老弱病殘,或是跟他們不對路的軍隊就隻能吃糠咽菜。

經過李成梁、李如鬆和他李如柏的發展,他的家丁部隊已經發展到了上萬人,而這次他卻偷偷調集了兩千人來到京城內,其他的七八千人還在城外等候。別看這隻有兩千人,這兩千人可是一直在關外與蒙古人和女真野人拚命的應勇之士。

而這一天正好是臘月九日,所有人在前一天晚上剛剛鬧完了臘八節,今天晚上就顯得格外安靜,而李府當中卻布滿了火把,無數帶著狗皮帽子的家夥肅立在院子當中,雖然不太整齊,卻有一股肅殺之氣迎麵撲來。

徐鴻儒心中不禁驚歎,這李家不愧是將門世家,自己當日若是有這樣一支軍隊,也未必就會輸在朱由崧手中,可惜……不過現在也不算晚,徐鴻儒眼中透著冷光,就算是我得不了天下,也要禍害你們朱家的天下,讓你不得安寧。

李如柏嗬嗬笑道:“兩位,你們看我的軍容如何?”

徐鴻儒驚歎道:“威武之師,雄壯之師,嚴明之師!”

李如柏得意地笑道:“我的這些軍隊,都是精選成年的遼東大漢,其實甚至還有不少的女真野人,這些人天生悍勇,再經過兵法演練,那些蒙古人和女真人雖然悍勇,卻不懂兵法,根本沒辦法與我們的鐵騎相比,即使放眼天下,沒幾個能夠跟我們李家軍相比的軍隊!”

徐鴻儒笑道:“有了這支軍隊,我們這次的事情就有七分數了!”

趙彥卻搖搖頭,說道:“就這些手無寸鐵的士兵?他們就算是再厲害,能夠比得上那些裝備新式火槍火炮京營的七個師?徐公公,你們太過樂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