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突發奇想(1 / 2)

路上又行了幾日,狄風漸漸與張六馬五也熟悉了,這二人見狄風對他倆說話很有禮貌,不將他們當成是虞一公的跟班仆從,又見虞兒待狄風的態度一直很好,自然也開始不將狄風當成陌生人。由此,狄風從他們二人口中,也曉得了一些吳中人的風土習俗,山川風物,狄風也在心裏一一記下了。

這天黃昏,天下起了雨,虞一公便對張六馬五吩咐道:“你們兩個看附近是否有集鎮,如有集鎮,尋個客店我們暫且先住下,等天晴了再趕路。”

張六馬五應了一聲,放眼望去,但見群山綿延,霧氣蒙蒙,根本就看不見任何村落,就更別說有什麼集鎮了,而這時候,雨也下得越發地大了。

虞一公不愧是商人出身,很會算計,做事也縝密,無奈之下,他隻好讓馬車停下來,尋一片樹林紮起帳篷,生火燒飯取暖。

米是虞一公早就吩咐張六馬五備下的,米是稻米,長長的,呈淺白色。狄風出於好奇,過去看了,覺得跟江米一般無二。便忍不住問張六馬五道:“你們就吃這樣的大米?”

張六和馬五看了狄風一眼,糾正狄風道:“什麼大米?這叫稻米!”

狄風笑了笑,心說大米也是稻米,看來古今的叫法不同,張六馬五才有此誤會。因此,狄風也不爭辯,對張六馬五說道:“是稻米,是稻米,二位小哥說得不錯。”

張六馬五見狄風沒有跟他們爭執,且又稱他倆為哥,當即感覺心裏很爽,更把狄風引為朋友,可謂是無話不談,無事不說。而在這二人的口中,狄風也知道虞兒所稱的籍哥哥名籍,字羽,乃是下相人。

“不會這麼巧合吧?”狄風簡直不敢相信了。

張六和馬五瞧狄風麵露驚訝,不知為了何事,便對狄風繼續說道:“別看項籍跟我們年齡相仿,可他非常豪爽仗義,又愛結交朋友,要麼虞兒也不會喜歡他了。”

“看來是真的了,虞兒所說籍哥哥就是項羽了!”同時也在心裏暗笑自己,竟然把虞兒所稱得籍哥哥,當成了姓“籍”的人。

弄清楚了籍哥哥原來就是項羽之後,狄風馬上也知道這個虞兒就是虞姬了,也難怪一個少女不但長得漂亮,還那麼仗義。但一想到這位虞兒就是虞姬,狄風不覺心下一片黯然:“如此有情有意之人,怎麼能讓她在垓下而死呢?”

想到此處,狄風的頭腦裏仿佛聽見了兩首歌,一首歌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詞蒼涼悲壯,情思繾綣悱惻。

另一首歌唱的則是:“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然後又仿佛看見虞姬為讓項羽盡早逃生,她不想拖累項羽,而拔劍自刎的情景。

此時此刻,狄風禁不住大生感觸,緣何有情有義之人,卻要早死,而讓一個無恥的流氓撿了一個便宜,做了天下?想到這裏,狄風又有些感歎起另外兩個人來,心想如果英布和彭越身為項羽的部將,他二人要是不背叛的話,也許項羽也不會就那麼輕易上演“垓下悲歌”!可英布和彭越的結局又怎樣,還不是後來被劉邦剁為肉醬?

再者還有韓信和盧綰,一個原本就是項羽的人,結果卻跑到劉邦那裏,登壇拜將,可等到他已經沒有什麼用了的時候,就被剁了,而且還是死在呂雉和蕭何的手裏。而盧綰與劉邦不僅是同一天生日,且還是同鄉好友加同學,在馬維先生的“馬公書院”還一起讀過書。但最後又怎樣?還不是被逼得隻有攜著家人逃往匈奴,落一個客死異鄉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