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這個人不是別人,而是站在熊心身邊的宋義。
但項梁一見宋義自願前去護送楚王熊心,心想此人現不與我同心,倘若讓他再跟在身邊,也不會賣力氣,而我之所行,或許還會時時泄露於楚王,如此倒不如就讓宋義去吧!
項梁思謀完畢,便對宋義說道:“既然宋將軍願護送大王,那就辛苦宋將軍了!”
宋義聽項梁答應他前去護送楚王熊心,心下則想:“隻要你項梁答應就好,別看此時官職不如你項梁,也不如陳嬰,但隻要我跟在大王身邊,我便依然還會當上楚國的令尹。
都是說“女子與小人難養。”這句話如若放在宋義身上,可畏再合適不過了。而小人最講究的,也不是知恩圖報,往往是如何挖別人的牆角,來造自己的房子。
正在生氣的狄風,此刻忽然明白過來,也知道宋義為何提出他要代自己前去護送熊心了。於是心想:“我不能讓這等小人靠近熊心,從而取得熊心對他的信任!”
這樣想罷,狄風便突然站起來大聲對項梁說道:“叔父,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不可讓宋將軍前去護送大王。”
“你……”宋義見狄風站起來阻攔,氣得朝狄風直瞪眼睛。
項梁作為熟讀兵書之人,經狄風這樣一阻攔,也忽然明白了宋義為何甘願去送楚王熊心了,因而對宋義說道:“風兒說的極是,宋將軍乃是營中不可缺少之人,還是留下助我訓練軍隊吧!”
眼見自己的如意算盤沒打成,宋義便求助地看著楚王熊心,希望熊心能替他說話,讓他前去護送。
但這時,熊心卻在心裏想著自己一到盱眙,該納多少個妃子侍候自己的事情,根本已無心替宋義說話,因此朝宋義笑笑說道:“宋將軍不必計較,一切都聽從武信君安排便可。”
再看宋義,此時臉色鐵青,可他又拿議事大廳中的項梁和熊心都沒有脾氣,隻能獨自幹生悶氣。
還是範增機靈,眼見爭端又起,這時便當眾提議道:“陳嬰此前率過軍,今又為上柱國,日後大王也皆需他輔佐,選百官,定典章也是他份內之事,我看還是由陳嬰率軍護送大王為上。”
聽範增這樣說,項梁也清楚,這些職責也的確是屬於陳嬰份內之事,而自己對這些則深感麻煩,因此便點頭道:“就依範先生。”
陳嬰自投奔項梁之後,對項梁一直忠心,絕無二意,他也自知雖帶過軍隊,可那也是當初那些年輕人推舉他所致,真要讓他上陣殺敵,與秦軍抗衡,他的確沒有那個本事。但讓他當上柱國,陪王伴架,動動頭腦,玩玩筆杆子,還算綽綽有餘。
眼見項梁已應允由他率領一支軍隊護送楚王熊心前往盱眙,陳嬰便對項梁說道:“項公放心,嬰自會在盱眙安頓好大王,你在薛縣這裏召集兵馬訓練軍隊便是。”
“好,有上柱國此言,項某自會放心!”項梁長長舒了一口氣說道。
看似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就等著擇日護送楚王熊心啟程了。可讓項梁沒想到的是,護送楚王熊心前往盱眙的日子還沒擇出來,薛縣這裏就開始亂套了。
原因無他,主要是那些前楚的遺臣,他們聽說項梁在薛縣擁戴戰國時期的楚懷王熊槐之四代孫熊心又當了楚王,且也冠名為楚懷王,一時間奔走相告,蜂擁而至,很快邊使薛縣這座小城變成了前楚貴族們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