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楚王熊心還有宋義、陳嬰、項伯攀談密議許久,雖然有些做法狄風不甚讚同,但狄風早有心理準備,楚王熊心已當了這麼長時間的傀儡,如果不讓他當一回家,做一回主,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況狄風雖有雄心有勇氣,卻沒有霸氣,更沒有後世三國時期曹操那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野心,且宋義、陳嬰、項伯都支持楚王熊心“自己的江山自己做主”,他也隻好讚同。
當密議完畢狄風從內廳走出時,項伯隨後追了上來,二人便一起穿過內院來到前院,項珠與姚猛依然等在這裏。
與項珠一見麵,項伯連連誇說珠兒很有眼光,會識人,說得項珠糊塗了半晌。
此時東方已經見亮,狄風即使再回城外軍營,一會兒還得折騰回來,於是命姚猛、甘將軍速回城外軍營,會同留守城外負責指揮人馬的韓信做好準備,一旦白日城內發生什麼事端,便即刻率軍從南門進城,以保楚王熊心的安全。
這次狄風之所以讓韓信駐紮城外,負責指揮人馬,沒讓韓信跟他進城,主要是狄風留了一個心眼,他擔心這時候如果讓韓信總跟在自己身邊,萬一劉季現在就看中韓信,背著他把韓信拉過去,自己可就得不償失了。
尤其一開始,狄風想對付的就是劉季,並打算采用釜底抽薪之計,將曆史上曾幫劉季與項羽爭天下的幾個重要人物盡數收為己用,不能收為己用的,就想辦法幹掉。總在關鍵時刻給劉季出主意的那個陳平,早已被他吩咐馬五活埋了;張良現已幫助韓王韓成複國,並成了韓國的司徒(相當於丞相);韓信如今被自己籠絡在麾下,曆史上的“漢初三傑”獨蕭何這個糟老頭子還在劉季的身邊,剩下樊噲、周勃等人,早晚他也要對付,隻是還沒有適當的機會。
當然這“釜底抽薪”的做法,屬於狄風一個人心中的秘密,他就是想看看沒有這些人物幫著劉季,劉季還拿什麼去跟項羽爭天下。
現在伴隨著對項羽和劉季的認識,狄風感覺劉季依然是個流氓不假,但項羽也並非是曆史上所說的那種英雄。何為英雄?心懷萬民,拯救蒼生才為英雄,可自吳中起兵以來,一路攻城掠地,項羽又都幹了什麼?每到一地,就是屠城,連女人老人和小孩子都不放過,想他這樣的人,又怎能配稱“英雄”二字?要說他是魔王或者魔鬼還差不多!而這些,也是剛才在內廳他讚同楚王熊心收回兵權的重要原因。
當然狄風的目標也明確,他既不與項羽鬧僵,也不給項羽使絆子,畢竟他與項羽已是磕頭弟兄。另外還有,他不希望幫助過自己的宋義被項羽所殺,更不希望日後楚王熊心被項羽尊為義帝之後,又遭到項羽的暗殺。
狄風清楚,他想做到這一切,也並非易事,畢竟這是在改寫曆史,最後自己是否能夠掌控得住,還有待自己的努力。
對於自己現有的這樣心理,此時狄風也有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他不知自己這樣做究竟是對還是錯?是否有愧於當初對項羽的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