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在偷著笑時,狄風沒有笑。因為在他的記憶中,曆史上趙國曾多次派使者前來求援,楚王熊心才最終下了派兵救援趙國的命令。可現在看著趙國的使者都把額頭磕成山峰了,楚王熊心才答應商量商量。而什麼問題隻要一說“商量商量”,肯定就又沒戲。尤其在兩千多年後,這樣的事情多了去了。
一想到兩千多年後很多人都像楚王熊心這副德性,看著別人死往往不去救,隻打算看笑話,狄風實在有些忍不住了,從幾案後站起身,朝楚王熊心建議道:“大王,這位使者說得不錯,如果趙國被滅,章邯可能就會率秦軍前來攻打彭城,與其坐看不如救之,楚趙聯合,才能互保。”
然而狄風說完這話,當即就後悔了。因為他突然想起現在正是關鍵時刻,曆史上楚王熊心如果一派兵救援趙國,已不是僅僅救趙國的問題,而是要發表了政治宣言與諸將約定誰先破秦入鹹陽,誰便為關中王了。
“我怎麼蹚了這個渾水,這不是在成就劉季那個流氓嗎!”狄風幾乎快把腸子悔青了,如果不是在大殿之上,狄風真想給自己臉來上一巴掌。
楚王熊心見眾文臣武將誰都沒有在這個時候進言,僅有狄風站出來說話,有些不悅地說道:“本王已答應商量此事,自然就要商量一番。況出兵者,乃國之大事,軍糧馬匹諸事也要準備,能說出兵救援就出兵救援嗎?”
狄風瞧楚王熊心臉色有些不好看,知道剛才他的話令楚王熊心有些不滿意,也認為自己實不該在這個時候多言,便又坐下了。
接連兩日,楚王熊心都沒有再召文臣武將們議事,狄風也想落個清靜,在城南大營該練他的兵還練他的兵。再者說了,他現在隻有衛戍彭城之責,即使楚王熊心派兵前去救援趙國,那也是宋義和項羽去完成的任務。
但到了夜裏,狄風卻有些清靜不下來,曆史的記憶攪得他翻來覆去睡不著。他不是在為自己擔心,而是在為多次幫助他的宋義擔心。當然還有楚王熊心所言的那個“誰先破秦入鹹陽便為關中王”的約定。因為事情非常清楚,劉季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獨領一軍受楚王熊心所派,西行攻秦做到做強的,最後才出現了楚漢之爭,要了項羽的腦袋。
就心理而言,此刻狄風依然還保有原來的想法,他要幫助項羽成就西楚霸業,而不是最後項羽落個“霸王別姬”“烏江自刎”。看來我明日得去項羽大營一趟,不能讓他再相信劉季那老小子了,如果再相信他,說不定連我日後都得跟著玩完。
這樣想過,狄風又覺得自己這樣的擔心有些好笑,因為曆史上曾跟在劉劉季身邊的幾個重要人物,陳平已經被他活埋了,韓信已被他籠絡住,張良如今還在韓國當司徒,等日後見了他,就憑他是項珠的老師,也能把他拉到自己這邊,不會再讓他去為劉季服務。剩下就憑蕭何那個糟老頭子,即使劉季最後有野心想跟項羽爭天下,估計也沒有那個資本了。如此又想過了一回,狄風這才隱隱睡去。
天明起來吃過飯,狄風打算帶上親兵們去彭城西邊去見項羽,可他剛要動身,楚王熊心派來的侍臣便到了,召他進城到大殿議事。
看來該來的要來了!狄風無奈,隻好帶著韓有心和親兵跟隨侍臣進城,去麵見楚王熊心議事。
大殿之上,宋義、項羽、劉季等重要文臣武將皆已來到,楚王熊心坐在上麵。狄風見那個齊國使者田顯和趙國使者也在,就知道接下來將要發生什麼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