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救友心切(1 / 2)

項羽大營那邊傳來的號角聲,的確是為劉季的到來而吹的。

本來,項羽計劃天明發兵,攻打劉季所在的霸上。可項伯的一習話,還是讓項羽改變了主意。

因為他太看重與劉季的交情了,也太看重與劉季的結義之事了。何況現在,劉季還與自己的叔父項伯結為兒女親家,如今可又親上加親的關係了,倘若再要跟劉季動刀子,無論在那個方麵都已經說不過去了。另外還有,人家劉季為表誠意,還要登門賠禮道歉,他項羽可不能不記人情,把事情做得太絕,要傳揚出去,世人定會說他項羽不將義氣。於是,項羽放棄發兵攻打霸上的計劃,決定等著劉季前來道歉。

當然接受劉季的道歉,項羽也不想走過場,他想要招待劉季一番,不管怎麼說,他與劉季一個頭磕在了地上,已成為結義兄弟,好兄弟見麵,就的飲一頓酒,然後相逢一笑泯恩仇,今後還做好朋友。

為了迎接劉季的到來,早晨天一亮,項羽就擺好了迎接的陣勢,讓吹號的號手們分兩隊站立在他的大帳門口,隻要看見劉季到來的影子,就猛勁地吹號。

項羽還特別對號手們吩咐道:“爾等吹時,一定要吹歡悅之調,倘若誰吹出一絲悲音,本將軍立刻就把他剁了!”

號手那敢不聽項羽的命令,當天明之後劉邦帶著樊噲、張良、夏侯嬰、靳強、紀信還有一百名精銳親兵一出現在項羽的大營之外,還沒進入營門,號手們便鼓著腮幫子猛吹起來,吹出了一片歡悅之聲,也正是狄風所聽見的聲音。

現在,狄風清楚他做抉擇的時刻到了,如果在鴻門這裏不幫助項羽把劉季處理掉,日後的楚漢戰爭就無法避免。

什麼是“楚漢戰爭”?還不是老百姓倒黴遭殃嗎?就像陳勝吳廣起義一樣,打著是解救天下百姓於水火之中,可結果把很多百姓推入了水火之內,弄得糧食被奪,房屋被燒,隻能棄家逃難。有幸的還能多活幾天,不幸的不是被秦軍當成義軍追上去砍了,就是被義軍抓去逼著當了義軍。如果再想逃,也會被追上殺掉,並且還送給一頂“逃兵”帽子戴上。

由於想到了天下百姓,狄風越來越感到自己的責任重大了。因此狄風沒有猶豫,即刻命令兵士們停止紮營,也不同任何將領商量,便將各自的任務吩咐下去。由韓信率領一萬人馬埋伏在劉季歸途之上,倘若劉季沒有在項羽擺下的酒宴上被處理掉逃走了,就讓韓信率軍攔住劉季和跟在劉季身邊的一百多人,一個都不要放過,全部殺了。狄風還特意交代,就是張良也不例外,不能為項羽所用的謀士,那就不是謀士。

狄風從來沒有這麼決絕過,也從來沒有這麼幹脆過。當他把這個命令傳過之後,不但韓信感到不可思議,其他眾將也感到不可思議。甚至有的將領還猜想:難道狄將軍與劉季和張良有深仇大恨嗎?

狄風這樣命令,也是救友心切所致,何況主觀上他也傾向於項羽,就是不想讓項羽日後死在烏江。當然,也不希望曾有恩於他的虞姬上演抹脖子的悲劇。而他要改變不了這段曆史,也就改變不了他穿越到秦末的最後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