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回師彭城(1 / 2)

狄風想的沒錯,曆史上的項羽被冠為“英雄”不假,很多人不知內情,也是出於同情,才這樣名之。

畢竟一位英雄與女人相別時,似乎很重情義,又“無顏見江東父老”抹了自己的脖子。當然這其中,也有很多人不太佩服劉季的人品,才把項羽排到了英雄榜上。

然而何為“英雄”?那些為國為民而忘記自己生死者,才不愧“英雄”二字。

項羽做了什麼?每攻下一城,往往就要屠城,然後糧食拉走,財寶奪走,女人任憑手下兵將們糟蹋,可以說在一次又一次地製造人間地獄。

尤其這一次率軍進入鹹陽,不但號召手下兵將搶奪鹹陽城內的財寶,還號召手下兵將不管鹹陽城內的人是什麼,是好人是壞人是男人還是老人孩子,通通過刀,隻有女人和一些有幸逃脫者除外。

把鹹陽城屠了還不算,你秦朝宮宮殿不是修建得氣勢宏偉嗎?那就看看是我的大火厲害,還是你的磚瓦木頭結實?

對於這一切,狄風親身所曆,又目睹了這場據史書記載的“火燃三月不熄”場麵,才算徹底看清了項羽的麵目。

“項兄,就此別過,今後你好自為之吧!”第二日清晨飯罷,狄風眼望大火正燃燒的鹹陽城方向,心情極為複雜地說道。

說過了,便義無反顧地率領三萬人馬向東而去。

此次東去,沒有了殺伐征戰,有的是不忍目睹的場景。狄風記得曹操曾在一首名叫《蒿裏行》的詩中寫道:“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在後世讀到這首詩時,還認為曹操寫得有些誇張,如今他率軍東來,才發現完全是寫實。

公元前206年二月初,狄風率領人馬抵達彭城。不過這時候,他所率領的人馬已不再是三萬,變成了八萬。

人馬之所以能獲得這樣的擴編,既要感謝秦末戰亂害得很多人已無家可歸,也要感謝韓信在沿途上幫助他招攬。

通過這件事情,狄風也放棄了對韓信的提防,完全把韓信當成了他的副手。

人是需要感化的,也是需要溝通的,更是需要重視的,在這三個方麵,狄風幾乎做的了極致。

而韓信所需要的,就是有人能對他重視,能信任於他,而不是懷疑他,那麼他便將萬死不辭。

狄風率領八萬呼抵達彭城城外後,城內的人慌了,認為從哪裏冒出了一大股秦軍,來攻打楚懷王所在的王都。

楚懷王熊心已從項羽派來的信使口中得知,項羽不但攻占了鹹陽,不久還將回師彭城。此時得報有秦軍前來圍城,心中先是一寒,但很快便淡定地說道:“城外人馬不可能是秦軍,很可能是項上將軍的先鋒人馬吧?”

“回稟大王,前來圍城的人馬看著穿什麼樣服飾的人都有,以上將軍治軍之嚴,不會收納流民為兵士。”前來稟告的人說道。

“你說什麼?是說這支人馬像雜牌軍嗎?”楚懷王熊心似乎不再膽寒。

“看似很像雜牌,反正不像是上將軍的人馬?”稟告的人又道。

楚懷王熊心朝身邊的呂臣問道:“呂司徒,有勞你登程觀望一下,看個究竟。”

自從楚懷王熊心從盱台到彭城奪取他的兵權後,一直擔任楚國的司徒。見楚懷王熊心這樣吩咐,便帶人登上城頭觀看。一觀之下,見城外的人馬還像雜牌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