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來援的明軍足有兩千之眾,並且全數都是百戰老兵,這樣一支兵馬,即便倉促出戰,也足以擊破無法發揮騎兵優勢的闖軍,更不要說被當做替死鬼的百餘步兵了。
一員將官跪倒在地,兩把鋼刀壓在俘虜脖子上,寒氣森然,隻嚇得俘虜渾身顫抖,就差沒癱軟在地,在這名將官周圍,黑壓壓一群降卒同樣戰戰兢兢,不知道自己命運如何。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陣笑聲傳來,笑聲中滿含驚喜,楊剛看也不看被俘虜的闖軍,大步向前,兩個高大的身影大笑著迎上,片刻後三個人重重擁抱在一起。
“大哥!”
一聲大叫,楊剛隻覺得心花怒放,千般猜測,怎麼也沒想到援軍會是林寧所率,更沒想到的是,林寧外出籌糧,不但購到數萬石糧草,還給武毅營增添了如此實力!
林寧出商南,一路經河南,入湖廣,旅途奔波,足足走了千餘裏,一路下來,幾個月晃眼而過,等到回來時,銀子花得幹幹淨淨,而數百輛大車已經裝滿了糧食。
亂世之中,糧食就是命,蘇杭江浙的大明百姓尚且認識不深,可是長江以北無人不懂得糧食的重要。
所以一路之上,無數人盯住了林寧帶領的購糧隊伍,即便這支隊伍人馬眾多,也難以遏製眾多窺伺的目光,而這些窺伺的目光有賊有匪,有官有民,也有孫傳庭麾下被擊潰的秦軍散兵。
當初十萬秦軍喪敗,孫傳庭一路逃回潼關,也不知有多少秦人子弟道死途中,荒山四野不知倒斃幾許白骨,不過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散兵遊勇幸存,一心想要回歸故裏。
要回返三秦,躲避遊獵敗兵的闖軍還是小事,尋覓吃食才更為艱難,而遭逢兵災戰禍之地,百裏不聞人聲,千裏不見煙郭,想要掙紮求活,實實是一件再艱難不過的事!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林寧、張路兩人開始招兵買馬,但凡是關中口音、秦軍潰兵,一概收納,同出自孫傳庭麾下,都是三秦子弟,既能擴充實力,又幫了鄉黨,何樂而不為!?
隻是林寧、張路未曾想到,回返商南時手下兵馬竟然能有兩千之多,而稍加操練,便是一支堪用之軍。
“真是好運啊,這樣就得到了一支軍隊,嘖嘖嘖,真是好運!”
楊剛很高興,很興奮,任誰大敗一場,手下隻剩幾十親兵,轉眼間多了一支比之前強大數倍的軍隊,都會不能自已的。
那麼,現在該做什麼?乘勝追擊,好好教訓教訓那個臭小娘?唔,不對,應該先火速發出警報,提防那臭小娘又搞出什麼幺蛾子!
實力不但恢複,並且大增的楊剛和久別重逢的兩個兄弟激情平複,立刻開始商討正事,第一件事就是立刻派出傳騎,要關中各府各縣加強警戒,第二件事是挑選兵馬,搜剿遁走的百餘闖軍,第三件事則是商議駐防商南、商州。
原先楊剛所帶的一千多兵馬,其中五百是要駐防商州的,可是一場大敗,兵馬崩潰,士卒都被打散了,一時半會根本收攏不來,不過所幸林寧、張路招募的兵馬眾多,從中挑選五百兵馬便好。
經此一事,商南自然不必交出去了,鎮守兩地的兵馬也有,由誰來主事才是問題,在楊剛想來,林寧、張路都要留在身邊,兄弟嘛,總要親近一些才好,所以盤算了一會,楊剛的目光便落在劉石頭身上。
身為楊剛的親兵隊長,劉石頭的忠誠不必多說,日常交往接觸,楊剛也知道自己的親兵隊長並不是愚笨之人,大有潛力可挖,因此稍一尋思,便作出決斷。
“此戰劉石頭勇猛當先,不避鋒矢,可謂武毅營楷模,唔,如今升你為哨總,撥你五百兵馬,連帶商州原本兵馬,為我關中屏障東南,接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