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闖已經得到消息,知道我勝捷軍奪了三秦,山西境內的闖賊正集結兵馬,不過大人放心,闖賊短時日內絕無力來犯,我軍至少還有一月時間整備關防。”
“傳檄天下,與我軍大有好處,一來能提升大人威望,為我軍張目,二來還能吸引不願附逆的百姓士子來投…………此外還請大人讓陸哨總多多留意,如有可能,多多招攬工匠來秦…………”
顏越侃侃而談,此時軍師參讚已經不在公事房,而是在縣衙裏專為楊剛騰出的一間雅致書房,書房內隻有楊剛、顏越二人,書房外由心腹親兵把守,保證絕無人能偷聽到兩人談話。
如楊剛想的一樣,顏越果然不是無的放矢,大張旗鼓為崇禎皇帝服喪的背後,是因為勝捷軍的存在已經不是秘密了,至於要楊剛興師伐賊,顏越純粹就是那麼一說。
皇帝死了,皇帝三個兒子都落入李自成之手,朝廷六部全數玩完,這種情況下,大明各地官府、藩王便可自行其是,顏越的意思也正是如此,楊剛的總兵官乃是自己給自己封的,可到了這個地步,還有誰能計較?
至於顏越提議發布討賊檄文,則和三國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相仿,為的乃是一個大義名分,有了這個光鮮響亮的口號,楊剛開府建衙,便不愁沒有人來投效歸附。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諧,如今社稷淪喪,不單聖上殉國,連幾位皇子也落入闖賊手中,於國乃是大難,但對我勝捷軍而言,正可名正言順招募兵馬,經營關中,以期來日安定天下,唔,為我勝捷軍及關中百姓計,還請大人出任甘陝總督一職!”
顏越一邊說一邊尋思勝捷軍今後方略大計,楊剛聽得很是認真,同時心中很有一番驚訝,看顏越模樣,一點也沒有悲哀之狀,似乎崇禎之死對顏越毫無觸動。
當然,這隻是表麵,除卻楊剛,這個時代的大明人氏哪能對大明末代皇帝的死毫無感觸,多少都會有些異樣心情的,隻不過顏越一向抱持的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理念,崇禎死了就死了,與顏越安定天下,恢複太平盛世的誌向並無衝突。
和楊剛密室商談,顏越把自己所思所慮一條條一樁樁說出來,中心意思是要楊剛打出旗號,讓天下人都知道關中有勝捷軍這麼一號人馬,同時放開手腳,正兒八經行使封疆大吏的權利!
大明製度,總兵乃是軍職,隻管兵事,不管政務,眼下楊剛實際上軍政大權一把抓,未免有些不倫不類,所以顏越最後要楊剛再自吹自擂一把,做一個總督了事。
楊剛數月前還是一個小小伍長,數月後就敢自封陝西總兵官,可說是膽大妄為之極,可如今顏越一張嘴,就又讓楊剛往上跳了一級,要嚴格說起來,楊剛、顏越種種作為都讓人很有點兒戲的感覺,不過如今楊剛手握大軍,實際掌控關中,雖然勢力一時還達不到甘肅,但自封個甘陝總督,甘肅、陝西境內也絕不會有人跳出來反對。
因此楊剛自書房出來後,手下兵將就立刻改換了稱呼,而楊剛聽見手下兵將稱呼自己總督大人,也頗有點得意。
計議方略一定,一日之間,潼關上便高高打出了勝捷軍的大旗,同時潼關內外立起無數白幡,而勝捷軍兵馬人人披了一件罩袍,統統都是黑色。
自古以來黑白二色便與喪葬聯係在一起,隻是一支軍隊軍旗漆黑如墨,人人披一襲黑袍便少見的很了,而當傳言自潼關流出,人人聞聽新出爐的甘陝總督發誓後更是驚訝萬分,甘陝總督楊剛在潼關立下誓言,一日不能為先帝報仇,勝捷軍便絕不更改軍旗顏色,已示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