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大俠難做(1 / 2)

金大俠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古聖先賢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毛太祖教導人民,要做一個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楊剛思索了很久很久,發現自己與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的雷鋒之間的道德差距極其遙遠,十分遙遠,遠的拍馬也趕不上,就是坐火箭也望塵莫及,隻因為在華夏大地墮入黑暗,滿清韃子入主中原的時候,自己竟然還在計較利益得失,還在盤算到底該不該接納一支明軍入潼關。

怎麼可以這樣呢,這個時候應該放下一切矛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建立抗清統一戰線,共同對付外虜才對啊!我怎麼可以因為有人可能威脅到我,就將那人和兩萬漢人軍隊拒之門外呢!真真不應該啊!

可是,可是,一個杜歡就攪出許多風雨,再來一個薑瑰,還是正兒八經朝廷認可的總兵官…………

眉頭越皺越緊,楊剛突然發現,原大明兵馬反正來投並不全是好處,相反,如果處理不當,反而可能會引發天大的危機。

並非楊剛一人有如此想法,顏越、莫言,林寧、張路,一幹勝捷軍文武知道薑瑰消息,細細思索之後,也都大搖其頭。

“薑瑰雖說複歸我大明,可是此人前科有瑕,若是反複無常的小人,大人接納薑瑰入秦,隻怕我關中危矣!”

“顏先生說得極是,我正是擔憂此節………隻是,不接納薑瑰也不妥,薑瑰據守大同孤城,韃子旦夕可至,薑瑰走投無路,降了韃子就糟了,而若薑瑰不降死戰,我勝捷軍多半要為天下人……………”

楊剛話沒有說完,不過誰人不曉得楊剛未盡之語義,薑瑰及其麾下兩萬兵馬不僅僅牽扯到眾多利益,還與道義、人心牽連,決不能草率從事。

為難之際,還是顏越想出了對策。

“我軍如今內患未平,不可多生事端,不能探明薑瑰心意前,薑瑰所部兵馬還是不入秦地為好………唔,大人,薑總兵乃是大明武將,拿朝廷俸祿,理應為國家戍邊安邦,哪有未經一仗便逃之夭夭的道理!”

“滿清韃子占據京師,薑總兵缺少援應,大同確實難以久守,不過薑總兵若是退往太原,以太原為根基,據守四方要隘,好生經營一番,再加上我軍支援………太原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有一支精兵駐守,足可當十倍之敵!”

“山西丘陵縱橫,山川廣布,不利騎兵交戰,薑總兵運作得宜,說不定便能做出一番事業………久聞山西晉商富庶,薑總兵隻消下得狠心,糧餉絕不虞匱乏,有了糧餉,兵馬自然不會短少,嘿嘿,到那時說不定我大明中興便著落在薑總兵身上了!”

顏越雙目精光閃動,說的話陰險之極,和平素長者形象相差懸殊,楊剛瞪大眼睛,隻覺得心裏泛寒氣,有些不太認識眼前的老頭兒了。

我擦!好一招借刀殺人!蔣委員長統一中國,這一招可沒少用罷!?唔,雖然很陰險,很毒辣,不過,我喜歡!

顏越一番話,沒有明拒薑瑰所請,卻句句都挑不出毛病,身為山西大同總兵官,薑瑰守土有責,至於薑瑰實力如何,有沒有可能在山西立穩腳跟,那便不是勝捷軍操心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