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山,滿語是旗的意思,額真則是長官,固山額真便是旗主之意。
清太祖努爾哈赤於萬曆十九年設立黃、白、紅、藍四旗,其後增加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合稱八旗,規定每300人為一牛錄,設牛錄額真一人,五牛錄為一甲喇,設甲喇額真一人,五甲喇為一固山,設固山額真一人,副職一人,稱為左右梅勒額真,八旗入則為民,出則為兵,而每一旗的固山額真便是統兵大將。
葉臣身為鑲紅旗旗主,可謂位高權重,顯赫之極,不過這葉臣雖然地位尊崇,卻並不因此驕傲自大,受命平定山西,一舉一動都小心翼翼,用兵及其穩重,並不因為山西明軍混亂疲敝便大意輕敵。
故此鑲紅旗兵馬自北京城出發,全數騎兵的軍隊足足用了半個月才全部進入山西,而抵達太原更是到了六月下旬。
葉臣兵抵太原城下,並不急著進攻,安營紮寨,哨探軍情,一牛錄一牛錄的韃子四下遊獵,期間一南一北,將晉城、大同收入囊中,而後才聚攏兵馬,試探攻城。
山西南北皆淪喪韃子之手,唯有太原城頭能看見大明旗幟,隻是兩萬明軍坐困孤城,每日裏看城外韃子騎兵呼嘯來去,士氣著實不高。
不過包括總兵官薑瑰在內的大明兵將鬆了一口氣的是,除卻試探,韃子兵始終沒有大舉進攻。
“韃子都是騎兵,利在野戰,不善攻城,隻消我等小心防備,上下一心,以太原城高池深,韃子又能奈我何!”
自打韃子兵到來,每日裏薑瑰都要巡視城頭,鼓勵士氣,同樣的話說得多了,再加上韃子始終不曾靠近太原城,最多打馬衝至百米,便會退走,守城的兩萬明軍便漸漸有了些信心、膽氣。
太原城足有三四丈高,韃子兵哪裏爬的上來,唔,光是城外護城河就得讓韃子有一壺好喝!
士卒們私下裏紛紛如此議論,覺得有堅城在手,一時半會也不用太過擔憂,隻是士卒們卻不知道,總兵官薑瑰薑大人心中卻並非如是想。
原本是大同總兵官的薑瑰和滿清韃子可不是第一次交手,作為大明九邊之一的重鎮,大同從古到今都是邊關重鎮,沒少經曆兵災,而崇禎一朝,大同更是屢經戰火,要說對滿清韃子的了解,薑瑰絕對不遑多讓。
故此嘴上雖然豪氣幹雲,信心滿滿,可薑瑰心裏卻沒底的很,而隨著時日一天天過去,薑瑰更是憂慮漸深!
葉臣遲遲不來攻城,決計不是沒有膽量,畏懼太原堅城!那韃子大將多半正調集兵馬,積蓄力量,一旦攻城,便是雷霆萬鈞!
站在城頭,隨便一掃便能看清韃子兵勢,隻瞧韃子騎兵弓馬嫻熟,來去如風,明明能將太原城團團圍死,卻偏偏隻在東麵徘徊,想想背後隱藏的險惡用心,薑瑰便心中生寒。
當日決定據守太原,實實算差了,此地距潼關也忒遠了,若是太原不保………
算算太原距潼關距離,薑瑰越發憂愁難當,可這憂愁萬萬不能出口,隻能憋在心裏,而薑瑰唯一稍感安慰的,便是早早將家眷送往秦地了。
也罷也罷,說不得隻有死守太原了,此時退軍,已經太晚了……………
兩支軍隊遙遙對峙,刀槍相向,卻始終保持平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六月末。
眼看一月便要平安度過,這一日薑瑰登上城頭,隻盼望日子能一直這麼過下去,可是隻望了一眼,薑瑰一顆心便沉了下去,就見遠方塵土飛揚,卻是又有大隊清兵抵達!
遠遠望去,新到的清兵成千上萬,人數著實不少,薑瑰僅僅是粗粗一望,便知道新到敵軍至少是鑲紅旗兵馬的一倍,不過韃子援兵雖眾,卻多是步卒,並且行軍之間什伍散漫,一望就不是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