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三闋一,古老的兵法計謀,利用的是所有生命對死亡的恐懼,對生的本能追求,即便知道生的幻象背後是更深重的危險,是獵手殺機畢露的陽謀,也少有人能擺脫誘惑。
一六四四年六月,鑲紅旗旗主固山額真葉臣兵抵太原,遲遲不攻便是為了威逼城中的兩萬明軍逃跑,而後七月初巴哈納、石庭柱引軍趕至山西,清軍兵勢大盛,葉臣卻依舊隻猛攻太原東城,致其他三麵不顧,為的依舊是引誘明軍棄城逃跑。
紅夷大炮威力雖巨,攻破太原城牆易如反掌,可是卻無法消滅藏在殘垣斷壁後的明軍,韃子騎兵雖然衝擊威力強悍,騎射凶殘,可是在街巷密如蛛網的太原城內交戰,肯定會付出韃子無法接受的傷亡,正是這兩個原因,葉臣才耐下心來,非要將明軍逼出城池不可。
已己之長克敵之短,不管看沒看過兵書戰策,隻要有足夠多的經驗閱曆,便一定會得出共同的結論,英雄所見略同便是如此。
韃子能想到的,身為大同總兵官,不知見過多少陣仗的薑瑰又豈會不知,隻是,薑瑰就算明知道離開太原,兩萬明軍隻會更快覆亡,也不得不跳進韃子挖好的坑裏,不說兩萬明軍有多少兵將禁受不住西去生路的誘惑,薑瑰若是不同意撤退西逃,手下兵將多半會自行其事,偷偷溜走,單說太原乃是一座孤城,留下來也是死路一條,薑瑰就不得不在太原東城告破後,硬著頭皮率眾西退。
兩萬明軍如一窩蜂般,爭相出城,競相逃命,仗打到這個地步,誰還不知道大敗已是定局,不知何時韃子兵就會追殺上來,將漫漫長路變成黃泉路!
故此無數兵卒不顧一切,拚了命地向西跑,多跑一步,生機便多上一分,至於這生機能否真的讓自己逃出生天,誰還有空去想!
薑瑰騎在馬上,看看周遭,隻有三千餘明軍還建製完整,有一戰之力,其他軍伍都亂作一團,兵器甲胄遺棄於地,鑼鼓旗號被踐踏得不成摸樣,此情此景讓薑瑰滿心淒惶,而回首東顧,隱約似乎已能聽聞到韃子的號角之聲。
要是各軍能聽我號令,交相掩護,緩緩而退唉,此刻說這些還有何用,還是快點走罷,最不濟,總要把我的本部兵馬帶出生天
夜幕下,以斷後為由留在末尾的薑瑰頒下軍令,三千明軍偃旗息鼓,沒有向西去,而是繞了個圈子,開向北方,北方群山縈繞,數千明軍不多時便消失在黑黝黝的山腳下。
………
………
潼關城裏,勝捷軍忙忙碌碌,肅殺之氣蔓延全軍,雖然總督大人還未頒下明令,可是兵將們已從各種渠道得知,大軍就要殺出潼關,去和韃子較量一番了。
大軍出征,各種要緊事多如牛毛,哪一樣都不能輕忽,故此上到甘陝總督楊剛,下至小小一兵,都忙得腳不沾地,檢查兵器甲胄,預備糧草弓箭,征發民夫民壯,潼關城裏徹夜喧嘩,可即便如此,等楊剛發下軍令,明令第一支軍馬充作先鋒探路,向北行去時,勝捷軍依舊有許多準備工作沒有做完,一多半兵馬還無法立刻上路。
太原不知來了多少求援信使,救兵如救火,楊剛真真急得不行,可是兵凶戰危,關係死生存亡,諸般事情沒有安排妥當,楊剛也隻能耐心等待,而不是倉促領軍出征。
不過到了七月中旬,隨著一個驚人消息傳來,楊剛再也等不下去了。
太原告破,薑瑰領軍退往潼關,一路上韃子不停衝擊追殺,兩萬明軍無法抵擋,一敗塗地,覆亡無數!
報送軍情的斥候渾身汗水,如同剛從水裏撈出來的一般,可是稟報軍情時,這斥候卻臉色蒼白,戰栗不已,卻是被親眼所見的慘景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