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臘月債,還得快(1 / 2)

碰!拳頭重重砸在矮幾上,鑲紅旗旗主葉臣須發皆張,憤怒的無以複加!

原本以為將努爾塔押回來,交正藍旗巴哈納轄製就算完結了,沒成想半天都沒過去,努爾塔就鬧出了幺蛾子!

那混賬東西忒小看天下英雄了!白天小勝一場,就以為明軍可欺麼?愚蠢!

回想白天所見勝捷軍軍陣軍紀、進退軍勢,葉臣百分百確定勝捷軍是平生所見明軍中少有的精銳強軍,而能使千軍萬馬進退如一的明將,怎麼也不可能是一個庸才,與之交戰,不摸清底細,輕易不可倉促開戰,如努爾塔這般魯莽,或許一時小勝,但絕不可能次次功成,全身而退!

葉臣受滿清攝政王多爾袞之命平定山西,統帥鑲紅旗萬餘兵馬傾巢而出,征戰廝殺不可避免,可是不管出於剛建立的大清帝國的利益,鑲紅旗一旗的利益,還是葉臣自身的利益,都絕不希望所帥兵馬傷亡過重,畢竟,滿清八旗傾全族之力,也隻有十萬可用之兵,這十萬軍隊是滿清保證統治,保證蒙軍旗、漢軍旗供其驅使,保證清國生存的根本!

葉臣征戰多年,眼光毒辣,用兵老成,沒有十足十的把握,寧可退彼一時,滿清統兵大將也多是如此,時機不到,擇機再戰便是,韃子騎軍來去如風,與明軍這等龐然大物硬碰硬,既無必要,也絕對不智。

可是,努爾哈赤、皇太極一手帶出來的滿清文武懂得這個道理,與滿清打了數十年的生死仇敵,大明軍將懂得這個道理,可滿清新生一代卻反而不懂,如努爾塔一般悍勇凶惡,但卻高傲自負的年輕滿人比比皆是,隻因為他們生長在滿清國勢日益強盛,明國一日不如一日的時代,生長在清兵肆虐而明軍無力回天的時代,生長於大明腐朽衰敗,而滿清入主中原,有望占據漢家江山的年代。

在努爾塔的身上看不到其祖輩、父輩的隱忍堅韌,卻滿是其祖輩、父輩絕不會有的驕傲自大、殘忍暴虐,這種性格在未來會導致一次次鎮壓,一次次屠殺,一次次對文明的摧殘!

不過眼下葉臣可無暇思考努爾塔的魯莽愚蠢會導致什麼後果,這個原本已經下定決心等候步卒趕來的清兵將領盛怒之下,卻隻有唯一的一個選擇,那就是立刻派遣兵馬,接應再次貿然出擊的努爾塔。

列祖列宗保佑,那個混賬東西能如白天一樣小勝歸來吧,唔,就算受些挫折也沒什麼,隻要努爾塔平安無事就好,否則攝政王那裏

想起權勢威望已至頂峰的攝政王的麵孔,想起入北京後多爾袞一天比一天強勢的性子,葉臣暗歎一聲,下令兵馬速速行動。

………

………

當葉臣因為不願觸怒滿清攝政王多爾袞,焦急地等待努爾塔的消息時,努爾塔正狼狽地在黑夜中奔跑著,從馬上重重摔落,讓努爾塔摔斷了一條臂膀,胸口也隱隱作痛,但努爾塔此時此刻完全顧不上這些,隻是拚命向黑暗中遁去,求一條逃生之路。

四麵八方傳來陣陣喊殺聲,大多數都屬於勝捷軍,隻有孤零零的幾聲來自於韃子兵,跟隨努爾塔殺入勝捷軍大營的韃子們一邊廝殺,一邊在亂軍中尋找努爾塔,可是夜幕深沉,到處都是晃動的人影,自努爾塔摔落馬下不過一晃眼功夫,全速馳騁的韃子兵們就再難以看見主子的身影了。

四麵八方都是明軍,刀盾兵、長槍兵排列成行,迅速逼來,不過片刻功夫,兩軍就殺到了一處,這一次勝捷軍占據了上風,失去了速度的韃子騎兵則居於絕對的下風,若不是一個牛錄額真接過指揮權,果斷下令下馬步戰,隻怕五百韃子頃刻便要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