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都是喊殺聲,有些地方冒出火光,然後是更多的起火點,濃煙升騰起來,天空被一股股黑煙遮蔽,那黑煙張牙舞爪,好似一頭餓狼!
風陵渡陷入一片混亂,隻有很少的人意識到來襲的清兵並不多,所有人都被嚇壞了,都隻想著逃走,快點離開好似地獄一般的風陵渡,即使有些人覺得應該和韃子戰鬥,應該保衛渡口,可隻要看看周圍,看看驚慌失措的同伴,心中的一點點勇氣便蕩然無存。
從眾心理加上一個不知道真假的流言,輕易打敗了風陵渡成千上萬的士兵、民夫,這種結果似乎很可笑,很不可思議,可是如果熟讀史書的人此刻還能保持冷靜的話,一定會從曆史中找到太多雷同的故事,比如說,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這兩個成語的出處——淝水之戰。
公元383年,一統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堅領八十萬大軍南征,與八萬晉軍對峙於淝水,晉軍主將謝玄要求秦軍後退,讓晉軍渡過淝水,決一死戰,苻堅同意了,誰知退兵令一下,晉軍齊聲高呼‘秦兵敗矣!’,秦軍各部信以為真,亂成一團,正想逃跑,遂大敗!
在許多人眼中,淝水之戰不可思議之極,簡直就像夢幻一般,現實中哪裏可能會發生這等事情,可是曆史就是曆史,十倍於晉軍的秦軍就是被一個小小的謊言打敗了,而在千百年後,在風陵渡,由新兵和民夫組成的龐大隊伍因為一個流言慌亂崩潰,又有什麼不可能呢?
於是當一千左右的清兵在風陵渡大肆砍殺,到處放火時,人數遠遠超過清兵的士兵、民夫卻在連回頭看一眼的勇氣沒有,在極度的驚恐中,所有人想得都隻有一件事,那就是快點過河,快點躲入潼關!
如此一幕落在黃亮眼裏,直把這個昂藏漢子氣得要吐血,不過很快黃亮就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更重要的事情上,盯著河對岸,盯著越來越多的濃煙,越來越大的火勢,黃亮臉色越來越難看。
完了!風陵渡的糧食全完了!好幾萬石糧食啊,都付之一炬!我擦,這些天殺的韃子到底是從哪裏冒出來的!!!
當黃亮咬牙切齒,終於反應過來,開始調動大軍渡河,要和一千韃子拚命時,三十裏之外,戰鼓震天動地,號角穿越長空,每時每刻都有無數生命逝去,兩支大軍正廝殺成一團。
天還沒亮,清軍就突然發動了攻擊,雖然勝捷軍早有預料,做好了戰鬥準備,可是誰也沒有想到清軍攻勢會如此猛烈,如此瘋狂,以至於勝捷軍憑借堅固營寨,守得也十分辛苦。
勝捷軍中少有人明白清軍怎麼突然這麼凶狠,事實上連清軍也沒幾個知道為什麼要與明顯是強軍的勝捷軍硬碰死磕,但這絕不包括雙方的最高統帥,甘陝總督楊剛和鑲紅旗旗主、固山額真葉臣,一個是為了一個並不知道是否存在的陰謀不敢輕退,而另一個則是為了一個不知道是否成功的陰謀,不斷發動強攻。
看著前方廝殺不斷,一支又一支營伍投入戰鬥,楊剛實在心裏沒底的很,不是能不能擋住清軍沒底,而是背後會不會安然無恙沒底。
我不過隨口那麼一說,不會真的有韃子跑到我軍背後去了罷?呃,如果韃子真的跑到我軍背後,他們是怎麼過去的呢?又會有多少呢?真心焦啊真心焦,如果顏先生猜得不差,不知道林寧回師還來不來得及!
身前百十米外就是激烈的戰鬥,可是楊剛卻時不時回頭張望,這樣的行為出現的多了,便有勝捷軍士卒感到異樣,主將做什麼丘八們可不敢隨便猜測,不過當天邊隱隱飄來一縷縷黑煙時,楊剛的臉色突然大變,而圍攏在楊剛四周的親兵們則第一時間意識到,自己身後一定發生大事了!
再往北去,清軍軍陣中,固山額真葉臣幾乎同一時刻發現了天邊的一縷縷煙塵,與楊剛不同,葉臣猛地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