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公主駕到二(1 / 2)

崇禎皇帝共有七子六女,其中二子三女早夭,餘者隨著大明王朝的覆滅,命運多艱,卻是沒有幾個能有善終,不過也許是因為楊剛這個本不該出現在曆史中的小小蝴蝶的影響,本應死於親身父親之手的昭仁公主幾經周折,在幾個太監、宮女的保護下奇跡般地離開了北京,一路隱姓埋名,而北京城裏,一個不知名的女孩則冒名頂替昭仁公主,做了枉死鬼。

昭仁公主如何在母妃袁貴妃的安排下瞞天過海,逃出險境不必深究,這位本該無憂無慮的天家貴胄一路逃亡,很是吃了一些辛苦,相較宮中時堅韌許多,崇禎皇帝死訊傳來,小公主痛哭一夜,更是長大成熟了許多,雖隻有十一歲,心智卻是早早若成人一般。

國破家亡,大明半壁江山淪喪,幾個太監、宮女惶然不知所措,反倒是昭仁公主拿主意,一路向南,欲前往江南避禍,隻是半道上卻遇到了闖軍一部,在李昆、李平麵前露了馬腳,頓時成了幾個剛剛與李自成反目,正不知去往何處的闖軍將領的進身之階,在袁寶兒提議之下,自河南一路奔陝西而來。

潼關之內,楊剛大開宴席,為昭仁公主和歸附勝捷軍的前闖軍將領洗塵接風,席間李昆、李平、袁文弼半是真情流露,半是向楊剛表達己等投效的誠意,將與李自成反目的過程、原因講得清清楚楚,透透徹徹,沒有一絲隱瞞。

“李自成狠戾暴虐,無情無義,我父親忠心耿耿,為闖王,為那逆賊立下汗馬功勞,臨頭卻無辜受戮,要不是家母警覺,臨時指派我等弟兄外出,隻怕…………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我等與李自成誓不兩立,定要將那賊廝碎屍萬段!”

李昆、李平說到此,雙目通紅,悲憤難當,一旁袁文弼、袁寶兒也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卻是因為這一對身在李岩麾下的兄妹受了無妄之災,差一點也葬身李自成的屠刀下!

“李闖鷹視狼顧,隻可與之共患難,不可與之共富貴,唉,令尊斑斑大才,令堂也是聞名天下的奇女子,賊逆所害,真真可惜…………諸位將軍棄暗投明,改邪歸正,隻要恪盡職守,日後定然大有作為,我大明正朔之師,吊民伐罪,征討賊逆,遲早有一日能讓諸位報仇雪恨!”

“大人說得是,隻要能為家父家母報仇,我等定當盡心竭力,為大人效犬馬之勞,若有半分遲怠,甘願受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李昆、李平大聲說到,一起離席,當眾發下毒誓,兩個相貌堂堂的青年才俊發誓為楊剛驅使,楊剛臉上神情不變,心裏卻開心之極,及到袁文弼拉著妹子站起,表態歸順大明,投效楊剛,從此忠心不二,楊剛便更是樂開了花。

不過,瞧瞧坐於主位的昭仁小公主,楊剛說什麼也不會得意忘形,一邊讚著李昆、李平有眼力,知道秦地是誰說了算,一邊端起酒杯,大聲說起漂亮話來。

“諸位將軍忠於大明,用心任事,日後必能得報仇怨,光耀門庭,唔,來來來,我等且請舉杯,為殿下脫離險境,也為諸位將軍從此朔本歸源,回歸正道賀!”

楊剛當先舉杯,遙遙向昭仁公主敬酒,席上眾人也紛紛起身,小公主輕輕端起酒杯,略碰了碰,而楊剛以下則滿飲一杯。

放下酒杯,楊剛並不坐下,而是環視席上眾人一眼,朗朗開口。

“我勝捷軍屢敗闖賊,與滿清韃子大戰一場,又勝之,如今甘陝兩省穩若泰山,積蓄力量,操練兵馬,假以時日,本官當率軍東征,定要複我大明社稷,為早日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還請諸位多多操勞,輔助本官,本官這裏先敬諸位一杯!”

舉杯仰脖,楊剛又滿飲一杯,掃視一圈,看席上眾人都飲了,又第三次舉起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