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考較一(1 / 2)

隻飲宴作樂,再無別樣故事發生,席上眾人便鬆弛開心許多,一場歡宴持續了大半夜,人人盡興,個個開顏。

勝捷軍一幹文武確實應該高興,在昭仁公主到來之前,勝捷軍雖然屢屢獲勝,楊剛帶著弟兄們幹下好大一番事業,可是一路行來,所有官職、軍號都是自吹自擂出來,不說他人,單單楊剛的甘陝總督兼勝捷軍總兵官,私下裏秦地有幾分見識的讀書人就沒幾個肯痛痛快快承認的!

可是,有了昭仁公主就一切都不一樣了,自楊剛一下,所有私相授受的官兒們都不必擔心名不正言不順之類的東東,大可借小公主的名義給所有人正名嘛,反正崇禎皇帝已經山陵崩了

這個關節早就被議論了無數遍,如今證實昭仁公主不是假冒的,隔天楊剛便可以請昭仁公主以天家貴胄的名號,追認楊剛和所有麾下文武官職的正統性和合法性,再不是野路子出身了,如此美好的前景,勝捷軍上下能不開心麼?

故此所有人望著昭仁公主時,眼神都熱切的緊,一邊開懷暢飲,一邊盼著早早到明日,唯有少數幾個人不驚不擾,還能保持平靜心湖。

這其中一個便有楊剛。

倒不是說楊剛城府如何深,心胸多麼廣闊,視功名利祿為浮雲,而是楊剛知道曆史,崇禎一死,大明就算玩完了,之後南明的皇帝如走馬燈一般,哪一個能入得了楊剛的眼?南明皇帝尚且不被放在心上,昭仁公主麼,重視歸重視,可楊剛絕不會如其他人一般仰望。

反倒是另一件事一直掛在楊剛心頭,酒過三旬,菜過五味,瞧瞧現場氣氛熱烈,無人關注自己這一席,楊剛悄悄招手,命人去喚顏越回來。

楊剛已經想了很久了,而且想得很認真,能一邊喝酒一邊腦筋清楚地想事情,楊剛覺得挺佩服自己的,不過當顏越搖搖晃晃走回來時,卻顯得十分地不清醒。

呃,顏先生好像………喝多了!?

楊剛皺皺眉,放棄追問的念頭,擺擺手,命人把顏越扶下去休息,脖子一扭,視線投在讓顏越酩酊大醉的罪魁禍首身上。

宋康年?宋康年?這矮子到底什麼來頭?為毛顏老頭如此看重?

楊剛想明白了一些事情,比如說讓袁寶兒做昭仁公主的護衛一事,自己根本就不用太過擔心,不說袁文弼在自己手下混飯吃,也不說看似不過一文弱中年人的宋康年鬧不出什麼幺蛾子,單說勝捷軍如今有十萬之眾,昭仁公主還能飛了不成!?

可是還有一些事情楊剛想不明白,比如說宋康年到底是誰?再比如說,宋康年到底有什麼本事,值得自己花大力氣討好拉攏?

左看右看,橫看豎看,楊剛怎麼看也看不出宋康年有什麼特異之處,個頭不高,滿麵風霜,幹瘦得緊,兩隻小眼睛半眯半睜,黯淡無神,總而言之,平凡之極。

當然,有沒有本事與相貌外表無關,醜人未必就無智,三國時的鳳雛龐統就是最好的例子,楊剛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宋康年的形象雖然讓楊剛很失望,可是楊剛並未因此輕視疏忽。

夜漸漸深了,不過十一歲的昭仁公主款款起身,一個宮女代小公主聲言退席,正自高興熱鬧的勝捷軍文武齊齊起立相送,待小公主身影不見了,歸座繼續高樂。

宋康年剛剛受任總督行轅通政參議,和總督府一幹官員坐到一起,周圍都是生麵孔,彼此都不熟悉,雖然有些官員來宋康年一席敬酒寒暄,可是宋康年對所有人,包括顏越在內,都始終一副不冷不熱的麵孔,所以雖然宴會越來越熱鬧,可宋康年一席卻越來越冷清,等顏越一走,便再沒人理會宋康年了。

對此宋康年絲毫不以為意,依舊不慍不火的模樣,淺酌慢飲,自得其樂得緊,帶到昭仁公主退席,宋康年站起目送,卻沒有坐下,而是打算悄悄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