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偷不如偷不著(1 / 2)

禮記說,妾合買者,以其賤同公物也,唐律疏議明文規定,妾通買賣,以妾及客女為妻,徒一年半。中國古代婚姻製度中,妾侍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相比於在法理上與男子同等地位的正妻、嫡妻,妾侍不過是玩物而已。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極端一點,扶妾為妻、寵妾滅妻的例子絕不鮮見,至於與妻子關係冷淡,卻與妾侍感情深厚的更是數不勝數,至於因為各種原因,妻妾雖然名義上地位懸殊,但是實際上少有分別的例子在中國古代實屬平常。

楊剛接連娶妻納妾,名義上以陝西布政使司武長清之女武欣然為尊,是總督大人的正室夫人,大同總兵官薑瑰之女薑鴻雁和武勇營將主林寧之妹林雯份在武欣然之下,可三女地位其實並無高下之分,認真細細琢磨的話,名分為妾的薑鴻雁和林雯反倒隱隱更強勢一些。

妻也好,妾也罷,在夫家有沒有地位,除卻能不能搏得公公婆婆歡喜,討得丈夫歡心,最重要的便要著落在娘家,著落在娘家能不能撐腰,妻妾有沒有氣場!什麼奔者為妾,卓文君不久做了正牌娘子麼?賤籍樂戶不得為妻,梁紅玉又算得什麼!?

總督夫人的娘家是陝西布政使武大人,布政使是文官,兩位如夫人的娘家是手握兵權的武將,時下可不是太平盛世,到處兵荒馬亂,是布政使武長清厲害,還是總兵官薑瑰和武勇營守備林寧牛叉,這還用說麼!?

所以說大明朝雖然主流風氣是妻貴妾賤,可是楊家卻鮮見地實現了妻妾平等,妾侍出身的老夫人趙氏約莫明白其中關竅,樂於見到諸女和睦場麵的楊剛卻是不曉得背後內幕。

事實上楊剛不知道的還有很多,比如說武欣然、薑鴻雁、林雯三女,除卻勝捷軍更需要拉攏三女背後的文官勢力、知識精英,顏越等人才竭力主張楊剛迎娶武氏女為正妻這一表麵原因,秦地新生利益集團的長遠打算——治國安邦平天下終須聖人門徒,名教子弟,亦是重要原因!

細說起來,顏越、莫言等人的謀算並無不妥,俠以武犯禁,任何軍方勢力龐大的國家都絕不可能安穩,宋、明以文禦武,和後世主張文官政府,軍人不得幹政其實是一個道理,隻不過宋、明做得有些極端罷了。

扯回正題,楊家三位新夫人表麵一團和氣,其樂融融,看起來和美的緊,但私下裏就未必了,不過楊剛強推心上人的第二天,武欣然、薑鴻雁、林雯於潤物細無聲中便達成了一致,結成了聯盟,而當楊剛拉著杜倩的手,腫著嘴角卻笑得如白癡一般走進正屋時,老夫人趙氏也不自覺地加入到了這一聯盟當中。

打楊剛一進門,趙氏的目光便牢牢落在兒子臉上,足足端詳了一炷香功夫,才按捺下了心中不快,隻是視線偏轉間,一道寒光掃過垂首默立的杜倩,立時讓女孩兒不自禁地打了個寒戰。

自家寶貝兒子受了傷,不管嚴不嚴重,因何緣故,做娘的都肯定心疼的了不得,深恨讓兒子吃虧的人,這一節與道理無關,趙氏此時便是如此,原本就對杜家有心結,如今有了這一出,新仇舊恨累積到一起,趙氏能給杜倩好臉色才怪了。

不過,趙氏終究是慈母心懷,雖然對杜倩心下暗自生厭,可是瞧見楊剛模樣,還是壓下了心中不快,兒子如此興高采烈,意氣昂揚,做娘的可不忍心當頭澆一盆冷水。

趙氏雖然忍住怒火,可終究不能像之前那般好聲氣,神情自然落入了武氏三女眼中,三女心中暗自高興,臉上則露出驚慌之色,顧不上行夫妻之禮,爭先恐後奔到楊剛身前,細細端詳,噓寒問暖,其間連聲呼喚婢女下人請醫延藥。

這一番作為在三女來說是半真半假,真者,一夜夫妻百夜恩,楊剛受傷,武氏三女自然關切,假者,卻是有意把事情鬧得大一些,討好婆婆,貶斥情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