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馬少卿是個什麼官兒,楊剛是不知道的,不過侯方域這個名字卻頗有印象,黃梅戲桃花扇的挑梁小生,也不知賺了楊剛前世母親多少眼淚的悲劇男主角!
故此搞明白碼頭一眾官兒們迎的就是自己,楊剛的注意力立刻被站在麵前的侯方域全數吸引過去,無他,一個原本遙不可居的戲劇人物站在麵前,誰能沒有幾分好奇心!?
不過楊剛打量過來打量過去,除了覺得侯方域生得白一點,個子高一點,身上的官服耀眼一點,再無所獲,戲文裏描繪侯方域的戲詞,諸如高潔忠貞什麼的,一絲兒也沒看出來。
楊剛打量侯方域的時候,侯方域也在觀察楊剛,與楊剛純屬好奇不同,侯方域要認真的多,不僅僅觀察楊剛,甘陝使節團八百多人也盡數落在侯方域眼中。
這楊剛粗粗觀之,倒也英氣勃勃,唔,使節團中人肅立無聲,氣勢倒也儼然………此人雖不過是一赳赳武夫,為了國家社稷,我等聖人門徒倒也不妨折節下交一番。
侯方域如是想著,臉上笑容維持不變,再度開口。
“楊總兵跋涉千裏,一定疲勞的緊,當今天子體恤臣下,早有所言,楊總兵不必急於覲見,驛館早就準備妥當,楊總兵先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再從容叩見聖闕,楊總兵這就隨我往驛館去罷。”
“皇上聖明,卑職、下官、臣,感激不盡………我等廝殺漢陷陣衝鋒,與李闖、韃子打生打死,什麼辛苦沒吃過,倒也不是很累,不過還是有勞侯大人了。”
“侯大人,下官本是孫傳庭孫督師麾下一個小兵,守備什麼的都是事急從權,臨時冒充的,怎麼侯大人卻稱呼下官,呃,總兵!?”
收拾心情,楊剛拱拱手,總算恢複如常,正正神色,把百思不得其解的疑問丟了出來。
“嗬嗬嗬,楊大人以一己之身,率疲敝殘軍,先敗李闖,後克清軍,為我大明克複甘陝兩省,如此大功,當今聖上與滿朝文武都是看在眼裏的,如此大功,給予楊大人重重的恩賞提拔又有什麼奇怪!?”
“自古英雄出少年,楊大人年紀輕輕便為國立下如此功勳,侯某當真敬佩的緊,唔,若是楊大人不嫌侯某文弱,侯某願多多與楊大人往來,楊大人以為意下如何?”
“不敢不敢,楊某不過是個丘八廝殺漢,侯大人卻是天上文曲星下凡,與俺交往,俺是高攀了呢!”
多多和我往來?侯方域什麼意思?楊剛心裏納悶,嘴上卻是謙遜的很,侯方域一樣嘴上客氣,頭前帶路,真就給楊剛引起路來。
道路兩旁鑼鼓喧天,應天府的差人衙役開道,侯方域與楊剛並騎而行,一同往金陵城而去,一路上兩人邊走邊談,等到驛館時已經開始稱兄道弟,看起來親密的很了。
因為古代宵禁製度,驛館大多都設於城外,以方便軍情傳遞,供楊剛及甘陝使節團下榻的驛館便是如此,不在金陵城中,而是設立在城牆邊,緊鄰秦淮。
甘陝使節團還沒下船,金陵驛館便得了消息,等楊剛到時,驛館中的差役早早就迎了出來,侯方域交代幾句,要驛館好生安置招待甘陝使節團,而後便向楊剛告辭,進城複命去了。
侯方域一去,鑼鼓聲戛然而止,其他迎接使節團的人群紛紛散去,隻留下楊剛和手下人進駐驛館,這期間沒什麼可說,吃飯洗漱,一夜好睡,再無別事。
第二天一大清早,楊剛早早起身,這一天可是大日子,覲見皇帝哪能馬虎,侯方域也一早就到了驛館,待楊剛洗漱幹淨,穿戴整齊,引著楊剛一同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