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臣不密則失身二(1 / 2)

有明一朝,除卻開國太祖朱元璋,永樂大帝朱棣,朝野風氣向來是文貴武賤,文官穩穩壓武將一頭,大字不識的丘八們見了秀才、舉子自個就覺得低人一等。

幾百年下來,這等風氣愈演愈烈,錢謙益、陳子龍麵對楊剛時,說句話都覺得自賤身份,侯方域碼頭迎候楊剛那真真是天大的麵子,至於如現下方以智禮下於人,客客氣氣地請托於楊剛,那簡直是日頭打西邊出來的奇聞!

換到其他任何一個大明武官,這一會指不定興奮成什麼樣子了。

翰林院檢討哎!那可都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和這等人物搭一句話都是窮軍漢莫大的福分,眼下翰林公還如此溫和有禮,這這這,廝殺漢爛命一條,就算將身家賣予翰林公,又值得什麼!

隻可惜,楊剛不是土生土長的大明人,好男不當兵什麼的隻當是屁話,方以智一番利誘麼,卻是不曾奏效。

方以智的話非但不曾奏效,反而讓楊剛警覺起來,封侯拜相,這四個字聽起來光燦燦的,可是怎樣才能封侯拜相?心頭不過略略一轉,楊剛便悚然一驚。

禮下於人必有所圖,這姓方的當我是傻子麼,隨便灌點迷魂湯就能隨便擺布了!?

楊剛心中冷笑,臉上不動聲色,以略帶驚詫的語氣開口了。

“楊某是個粗人,掄刀舞劍還行,可是腦筋便不大靈光了…………方檢討所說楊某不大明白,不知檢討大人能解說解說麼?”

楊剛望著方以智,一副好奇寶寶模樣,這等樣子落在方以智、侯方域、冒襄三人眼裏,倒是正常的很,三個大名士互視一眼,還是方以智開口回話。

“楊總兵初到金陵,對金陵情形自然不大熟悉,不過,把持朝綱之輩是何等人物,楊總兵總該知曉一二罷!”

“楊總兵可否知道,當朝首輔馬士英明裏要匡扶社稷,克複中原,可是暗裏卻是另一套做派!”

“馬士英胸無大誌,膽小如鼠,隻想偏安江南,絕不敢北上中原,就更不要提剿滅湖廣賊寇,打通甘陝道路,援應秦地了,隻要這等小人在位一天,楊總兵麾下勝捷軍便隻能苦守秦地,孤立無援!”

“馬士英內結宦官韓讚周、勳臣劉孔昭,外約軍鎮總兵,與阮大铖、田仰之輩沆瀣一氣,霍亂社稷,這等奸黨若是長久把持朝綱,國家社稷危矣,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社稷不保,不說楊總兵及勝捷軍於秦地獨木難支,我等清流東林亦不免禍患!”

“故此,我道正人商定一心,要罷免奸黨,驅逐奸佞,令碌碌之輩再不得禍害國家…………當今東閣大學士史可法史公、禮部尚書錢謙益錢公為首,不日便要雷霆一擊,還我大明一個朗朗乾坤………當此時刻,不管是忠於社稷,還是為秦地勝捷軍慮,楊總兵還不該盡忠竭力麼!而等史公、錢公大事高成,楊總兵的前途還用問麼!?”

方以智目光閃爍,微笑起來,言語神情說不出魅惑,一旁侯方域、冒襄連連點頭,深以為是,四娘馬湘蘭則美目顧盼,很為方以智一番言辭動容。

唯有楊剛低下頭去,不為所動,而在眾人看不見的臉上,一絲嘲諷緩緩浮現。

以史可法、錢謙益為首,罷免奸黨,驅逐奸佞?不知史可法、錢謙益有什麼手段達成目的啊?這兩人可有得用手下麼?可有得用的兵馬麼!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指望這幫隻會舞弄風月的相公哥,嘿,怪不到要拉攏我呢,這姓方的還算有點小聰明!

意識到史可法、錢謙益一定密謀了什麼,方以智想拿楊剛當槍使的意圖,楊剛心下也是清清楚楚,如果楊剛此時一窮二白,說不定就豁出去搏一搏,可是眼下麼,楊剛卻是敬謝不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