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宮殿內隻是點了幾盞宮燈,看主子慕容宸一臉冷漠的表情,幾個宮人也都提起心來小心伺候,又是掌燈,又是煮茶,又是將銀骨炭投入到火籠中,幾個人來來回回倒也熱鬧了些。
慕容宸心裏還存著些許燥熱,更是不願聽那窸窸窣窣腳摩擦地板的聲音,揮了揮手便將一眾宮人打發,隻留子規一人在旁,又喝了兩杯桌幾上的茶,這才稍稍有幾分清爽。
殿門微開,俞華裳無精打采的走進來,雪後子夜,月光甚好,透著門縫一股寒風吹進,還有那一束明晃晃的月影。
子規見俞華裳一身裝束嚇了一跳,趕忙將頭探到門外左右瞧了瞧,沒發現什麼異樣這才稍加安心。慕容宸對於子規口中說的“夜行衣”也是很驚訝,俞華裳這是又去哪裏闖了禍?
慕容宸連問了好幾個問題俞華裳都是緘口不談,自顧自的坐在蒲團上,拿起一杯茶一飲而下,沉默片刻說出一句話,“我去了花滿閣。”
“你在跟蹤我?”慕容宸不解。
俞華裳心中一陣苦笑,不免感歎還真是自戀。給又自己斟了一杯茶,這茶的青澀喝著卻比酒還有滋味。
俞華裳起身剛要走,慕容宸撂下一句話,“如果隻是串門,以後這身行頭就不必了,如果是有別的目的,也趕緊打消念頭。在皇宮鬧事,我不會保你。”
花滿閣、襄國、趙夕瑤、祁王......慕容宸或許已經猜出俞華裳此行目的。想想他們第一次在吳歌山相遇,如果沒錯,俞華裳定是在當時做了什麼錯事,讓刺閣自家人都幫不了她,還惹得襄國軍隊一路追殺。
是擾了作戰計劃?可也不至於如此窮追不舍,還是企圖想殺了某人?以至於對方不得不趕盡殺絕永絕後患......
那人是誰?是趙夕瑤,還是祁王趙璽,又或是襄國其他人物,不,今日夜探花滿閣便已說明,這人隻能是趙夕瑤或是趙璽,可又為何會讓俞華裳如此氣急敗壞不顧與刺閣的合作貿然出手,隻有一個答案,就是跟俞家滅門有關。
趙璽,是趙璽,此人為人圓滑又詭計多端,不過,卻也有自己算不盡的事。十年前襄國先帝駕崩,而身為大皇子卻沒能繼承皇位,這已成為他一生的痛。
據傳聞,襄國先帝病重,曾命眾皇子尋長生不老之術,一向多疑的趙璽卻不知為何這次竟一門心思紮到尋求此術之上,不曾想四皇子私下竟調兵遣換掉皇宮內外所有侍衛,又不知從何處拿到兵符,還未等先帝駕崩便上演了一出逼宮好戲,這便有了如今的襄國皇帝,而趙璽隻能甘為人臣,到頭來長生不老之術也成了黃粱美夢。
慕容宸依舊是有條不紊的喝著茶,一杯一杯接著一杯,覺得晚上定是睡不著了,聽罷話的俞華裳氣的跺著腳拂袖離去。
順著這條思路下去,趙璽是俞華裳的滅門仇人,這就不難解釋後麵的事。
俞華裳不選擇身邊呼風喚雨的洛玄傾,舍近求遠與自己聯盟,還不是看中了燕邵皇權,而那刺閣再有能耐也不過是江湖門派,總抵不過一國之力,要與正麵趙璽對抗,讓他嚐盡失去所有的滋味,自己是最好的選擇。慕容宸嘴角上翹,覺得俞華裳這丫頭想的倒還周全。
可是,俞華裳怎會確定,慕容宸知道她的仇人後還會傾力幫她,個人恩仇在國與國的權衡利益麵前,都不值得一提......
而慕容宸,將茶杯放下叫來子規,轉身向偏殿走去。
晚上睡不著,不妨想想若幹年後如何滅了襄國也好......
又是兩日漫漫冬季,襄國使臣也已計劃著離開燕都,此行倒是收獲頗豐,隻是唯一的遺憾便是沒能給趙夕瑤選到合適的駙馬。
不過,也讓大家都鬆了口氣,畢竟這塊肥肉誰也沒得到,算是好事了,可慕容錦很是不服,心裏憤憤不平如此嬌豔的美人白白便宜了慕容宸幾日,越想越氣悶。
趙夕瑤拜別懿皇帝,也沒忘了和慕容宸的交易,滿嘴似抹了蜜,誇讚著燕邵皇宮的雄偉,燕邵人的勤勉,最後捎帶嘴扯上燕都郊外的一處村落,那裏的人又是如何如何辛勤勞作,和睦友善。
“陛下,沒想到燕邵國一個小小偏僻村莊生活都能如此幸福,我倒是還想再多留幾日,感受感受這裏的風土人情了呢。”趙夕瑤撒起嬌來也真是有一手,嬌而不膩,懂得拿捏分寸。
懿皇帝不以為然,燕邵國村落無數,能稱得上富足的也不在少數,反而覺得這襄國公主大驚小怪了。
趙夕瑤不緊不慢的又繼續說道,“對了,在這村裏還有件趣事。那日路過村子我命人去討些水來,沒想到一個耄耋婦人走了過來將水呈上,我接過水剛要喝,那婦人卻趕緊阻攔,說是必須要感謝他們皇帝陛下一番方能喝這水,我倒有些疑惑,婦人又說,這村裏的一草一木,一糧一水都是陛下的恩澤,享用之時必須心懷感恩,今後的厚福才會綿延不絕。”
百姓如神一般將自己供著,任何一個國君聽了都會有些洋洋得意,懿皇帝也不例外,轉念覺得這個村子有意思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