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湯文的去阿典部購糧的提議被蕭海裏采納,結果被蕭海裏順便點名去辦這事,百無聊賴之下去找何冰辭行,卻又被何冰冷言相距,還好老薩滿給了他台階下,讓他為第二天的出行好好準備下。其實所謂的準備,不過是想想怎麼說服阿典部把本部留存的存糧全部賣給蕭海裏,至於路上所帶的水和幹糧,自由那50個隨從帶著。
第二天,當湯文起來到了的蕭海裏的大帥營帳門前和眾人集合時,發現老薩滿挑的那50個兵士果然都是優中選優的50人,無論是眼神、體格、還是身手,這50個可以說是蕭海裏部最精銳的親兵衛隊中最優秀的50人。
湯文衝老薩滿拱了拱手,又和蕭海裏道了別,便跨上了馬,和老薩滿以及50個親兵,都騎著馬,並額外帶著50架由馱馬所拉的輛車,一同離開了蕭海裏營地,奔赴阿典部——其實那50人中也不都是郭孝隆帳下的親軍,還有一個是對森林地形非常熟悉的斥候,這麼大的森林,需要這麼一個方向感很強的斥候帶路的。
這52人的隊伍由於要照顧糧車,所以行得並不快,晚秋的晨風穿過森林雖然有些冷,但他們穿得也夠多,因此吹著風反倒有種說不出來的舒服。
湯文自然也很享受以往在大都市很難感受到的清新涼爽的空氣,但是心裏卻鬱悶無比。他不知道接下來還能不能活著回來,盡管說得不錯,但還是心裏沒底——上次斡達剌帶著範若和蔡良去找完顏部說合作的事,不是更有信心?如果自己這一去萬一真有不測,自己最掛念的果然還是懷孕的妻子以及孩子,嗯,還有那多半年沒見的父母。
《論語》裏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而自己呢?快30的人了,離開家快10年了,最終卻一事無成,在三川市買房子的首付是父母辛勤積攢出來的;娶媳婦辦酒宴的錢和彩禮錢,也是買房子後的兩年內父母節衣縮食硬給省出來的——遊必有方,說的是要有安頓年邁父母的方法,可是自己在三川市都勉強生存。
而如今,自己不僅沒法安頓父母,甚至連父母的最後一麵都見不到了……想到這裏,湯文的鼻子一酸,默默無聲地任憑風把淚吹幹。
接著又想到何冰,埋怨自己何苦在那些天跟何冰過不去,本來蔡良和範若都不在了,即便她不是個女孩子而是個男生,自己也該和他同舟共濟,可是現在……隻希望這個心結能早點解開吧。嗯,自己也有問題,每次看到囚籠中的何冰,他便總有想到欺負……
老薩滿耶律塔剌看他一言不發,有一陣還側過頭對著沒人的地方,肩膀頭一直在抽動,知道這孩子也想家了,便歎了口氣,老薩滿知道,湯文雖然有時候驕橫,但本質上並不壞,是個好孩子,隻是少了些曆練和沉澱。
此前老薩滿也聽說湯文在他們那個時代是什麼“人力資源中心”做科員,大家都想升官,所以一些明爭暗鬥很厲害。老薩滿倒覺得湯文的所說的地方和大遼的朝廷很相似,很可惜這孩子沒穿越對地方,不然說不定也能在朝廷裏有番作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