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2 / 2)

淨世修羅見巨藤高聳,自己身法受到限製,提氣縱躍竟連一半都構不著,不由得於心中暗呼不妙。

淨世修羅身處空中,伸手向落在遠方的輪回一探,劍即飆射入手,這一著百尺外隔空取物的本事,用勁之巧,運氣之妙,無不稱得上是出神入化,端的是駭人聽聞,非等閑之輩所能為之。

接著,手腕一振,劍如長虹貫日,由上而下直取兩側高聳入天的藤壁,真勁一吐,劍尖不僅立時迸射出無上劍氣,更揮灑出一片熊熊烈焰,竟是將道門武學“天龍五極道”中的“炎龍旱天”融入了自創的劍招當中,劍、勁、焰三者相輔相成,其威力之大,著實非同凡響。

不料,一陣狂風驟然吹來,間中夾雜著一片又一片的白色雪花。

隨著風勢不斷地加大,雪亦不停地於空中飛旋疾舞,不到片刻,便為這座巨藤盤據的院落鋪上一層晶瑩的亮白。淨世修羅隻覺耳邊除了狂風呼呼作響,再沒有任何聲音徘徊,仿佛忽然置身於冰冷謐靜的寂寥之地。

水係特位魔法“永遠的靜寂”。

雪花既濕且寒,在這暴風狂雪不住地吹拂下,淨世修羅原先焰、勁、劍三者搭配無暇的致命一擊,先是旺盛的炎氣被削成了微弱的火苗,斬鐵如泥的無上劍勁則接著因至陰至寒的的冷氣侵體,不得不收回部份真氣以作抗衡,登時令整個劍招的威力大打折扣。

巨藤外皮堅若磐石,淨世修羅雖未能盡出全功,但仍不小覷的一劍,僅能斬入少許。同時傷處立即長出一根鋒銳的長刺,蕩開了輪回,以著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朝淨世修羅紮去。

淨世修羅臨危不亂,力貫雙足,熊腰猛地向後一扭,以著一式“鐵板橋”硬是將紮來的長劍避了開來。

不過,這落空的一刺卻好比開戰的哨聲,一根根椎狀的長刺,驀地自盤據地麵的粗藤、聳立兩側的巨蔓外皮接二連三地瘋狂長出,猶如雨後春筍,細密而綿延。

際此,淨世修羅白色的身影不住地飛挪騰閃,幾乎使盡了渾身解數,固守在漸趨狹小的空間裏,可百倍重力為他所帶來的負擔不可謂不輕,導致此時的他看來已是險像環生,饒是如此危及的時刻,其姿態仍宛若翩翩飛舞的霞蝶,有著說不出口的高雅脫俗。

淨世修羅忽地猛然站定,由亙動轉為致靜,劍回周身,有如附骨之蛆緊躡著他而來的長刺頓時紛紛斷折。

但大出淨世修羅意料之外的是,長刺被輪回斬斷的瞬間,竟又從斷麵處竄出了更多的長刺迎麵而來,縱如淨世修羅這般見識過無數大風大浪的絕世高手亦不禁為之色變,終免不了為其所傷,白淨的緞袍因而綴上了點點鮮紅。

淨世修羅悶哼一聲,連忙將護身真氣向外推出,堪堪頂住了將他周身完全包圍並不住進逼的長刺。不過這隻是一時的權宜之策,實無法支撐多久。

然淨世修羅於此危急時分,愈發冷靜,絲毫不以為懼,逕自收束心神,毅然將雙目閉去。

隻見他的氣息忽地變為若有似無,微蒙虛幻,仿佛與整個天地自然融為一體,再分不出是我非我,是人非人,晉入了佛門所說的“梵我不二”、道家所雲的“天人合一”之境界。

“非必取不出眾,非全勝不交兵,緣是萬舉萬當,一戰而定,於己身無傷!”淨世修羅雙眼驀然圓睜,天藍色的瞳眸射出深邃無邊,玄幻莫測的凜冽神光,長聲吟嘯,同時手中長劍,閃電劈出。

無觴劍法第一訣奧.“人劍合一,非死即傷”。

輪回劍芒暴漲,劍勢疏展,以迅雷疾電的速度往四周旋劈,似是隨意施展,又像有意而為,去留無痕,總在著意與不著意之間,又如自然大道,陰陽應象,天人交感般大巧若拙,似拙實巧。那種有意與無意的揮灑自如,就好比長風在大草原席卷而過,盡奪天地之造化,人劍如一!

一時之間,罡勁橫掃全場,劍氣呼嘯十方,而堪破劍氣、劍罡甚至更上一層自古以來罕有人達到的劍道之極致“劍意化芒”,其有形無形、似含似吐的飄邈劍勁,既如罡氣無堅不摧,又若棉絮虛無空蕩,剛中有柔,柔中藏剛,內蘊無上真力,確是擋者披靡,無人可攖其鋒,頓將籠罩全身的力場、冰寒刺骨的狂風暴雪及不斷生出鋒銳長刺的巨大藤蔓給撕開、斬碎,一舉破去了“大地之攜絆”、“永遠的靜寂”、“無生木地”三大特位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