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我們有預謀!

在活塞沒有墮落成東部魚腩之前,奧本山宮殿絕對是NBA公認的魔鬼主場。多為藍領出身的底特律人連打架都不怕(參照奧本山鬥毆事件),還會羞於高聲喊口號麼?比賽越“血腥”,球迷越瘋狂,這也是他們為什麼當年會誕生壞孩子軍團的重要原因之一。“主場總是能幫我們度過難關,因為我們有全聯盟最好的球迷。”已經退役的理查德·漢密爾頓如是說道。

而且,活塞球迷的大嗓門還並非無的放矢,那些分別效力過這裏和其他球隊的球員最有感觸了,如果你是以客隊身份造訪奧本山,那麼你身邊的聲音分貝數會高上不止一個量級,坐在替補席後麵的球迷甚至會整場不停地用聲浪摧殘你。“你隻能聽著他們的喊聲,根本無處可躲。”本·戈登回憶說,“你當然希望自己在場上能發揮出色,但在這樣的環境下往往事與願違,反正我是真受不了這點。”即便是曾經幫助活塞在2004年贏得總冠軍的功勳戰將本·華萊士,日後代表公牛來這裏打季後賽時,也免不了接受球迷這樣一次次充滿敵意的挑釁。“我早就知道在這裏打客場有多難熬,但沒辦法……”他也隻能搖頭歎息。

爵士:我們有黑招!

環境清幽僻靜、生活安逸祥和、曾經禁止飲酒……如果不親身體驗,你很難想像在鹽湖城這個擁有上百年摩門教傳統的城市,居然會聚集著如此吵鬧的一群球迷。走進能源解決中心,好好先生和文雅女士都搖身一變成了熱血球迷,不用播報員鼓動,所有人都自動套上助威T恤,舉起各種家夥什,扯著嗓子喊起來。“NBA最吵鬧的球館”,這塊牌子幾乎在每個爵士主場比賽現場都能看到。許多白發蒼蒼年過古稀的老太太,嗓門一點兒也不比年輕人小——自從爵士1978年從新奧爾良搬到鹽湖城,幾十年球迷們就是這麼喊過來的。

以前,爵士隊吉祥物“爵士熊”有時還會開大排量摩托車衝進場內,馬達聲加廢氣,客隊將帥的頭瞬間就大了。“記得有一次正在帶隊踩場熱身時,那隻熊突然騎著摩托車從我們身旁掠過,油門對著我們排廢氣,這可不是愉快的經曆。”菲爾·傑克遜說。好在,後來隨著越來越多的指責和聯盟一紙明文規定,“爵士熊”不敢再這麼胡鬧了,也讓29支客隊省去了不少麻煩。

凱爾特人:我們有限製級!

綠衫軍是NBA曆史最悠久的球隊,其擁躉在製造噪音方麵同樣頗具傳統。球館上空大屏幕放置音量槽,測試現場球迷的呐喊聲,這就是他們的保留曲目。

北岸花園球館的音量槽共分五個級別,最低的是“Rumblings(耳語)”、第二級是“Loud(大喊)”、第三級“Wickloud(怒吼)”、第四級“Thunderous(雷鳴)”。通常音量槽出現時,現場聲音就已經達到第三級或第四級,而其出現的目的,是為了讓觀眾加大喊聲以達到最高的,也就是第五級——“Garden Level(花園級)”。還記得2008年總決賽第一場皮爾斯上演“王者歸來”的瞬間麼?以及第六場終場哨音響起、時隔22年再度奪冠的那一刻,花園球館的呐喊聲都達到了花園級。試問花園發聲,誰與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