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青春!
作者:何莫然
蒂姆·鄧肯告別了這個賽季,又或者,告別NBA。這一天遲早要來,但我們現在還無法接受。
西部首輪季後賽,聖安東尼奧馬刺與洛杉磯快艇的第七場,還剩1.0秒,鄧肯被換下場,他看了看大屏幕——109比111,他的馬刺,在他還剩13.3秒兩罰全中,追平比分後,又落後了。馬刺輸了,他們的2014-15賽季結束了。馬刺輸了,但鄧肯沒有輸,他仍可以昂首離開這個賽場。從1997年在海灘戲弄波波維奇的那個小夥子,成長為給聖城帶來5座總冠軍獎杯的大前鋒曆史第一人,鄧肯始終是馬刺的靈魂,他與球隊完美的融合,成就了NBA曆史一段可遇不可求的傳奇。這次的出局無礙鄧肯的偉大,他是NBA曆史的一座豐碑,他讓人們相信,原來籃球是這樣單純。
我們習慣了談論“鄧肯返老還童”的神話,我們習慣了調侃“21號新秀”的梗,我們習慣了鄧肯和他的馬刺不斷贏球,不斷出現在我們的麵前。18年過去了,鄧肯伴隨我們走過青春,但我們不得不說再見了,我們要開始習慣沒有鄧肯的NBA了。
鄧肯不是NBA球員的標杆,這個標杆太高了。他是傳奇,無法複刻的傳奇。他拿到了5個總冠軍,3個總決賽MVP,2個常規賽MVP,15次入選全明星,10次入選最佳第一陣容;他在三個不同的十年,總計15年間,都拿到了NBA總冠軍,NBA有10位球員在跨度為15年的時間內拿到總冠軍,但隻有他呆在同一支球隊,沒有離去;他是NBA曆史上季後賽出場時間最多的球員;他是NBA季後賽中拿到兩雙次數最多的球員,164次;他的18年職業生涯,從未缺席季後賽,在完整的16個賽季,從未單賽季勝場低於50場;……
他離開的最後一場比賽,仍然追平一項紀錄——39歲的球員,還能在搶七拿到兩位數得分的,惟賈巴爾與鄧肯。他拿到了27分、11個籃板,盡管這沒有給他帶來勝利。比數據和紀錄更重要的,是他的犧牲精神。
2011年,馬刺成為NBA第四支被“黑八”的球隊,2比4在季後賽首輪被排名西部第八的灰熊淘汰。當時的灰熊主教練霍林斯說:“我們打出最好的比賽,告別蒂姆·鄧肯。”他沒法在年輕的加索爾與蘭多夫的夾擊下投中球,他沒法作為球隊的戰術核心為球隊帶來一場又一場勝利。他原本可以逼迫球隊引進更好的球員,但他走了另一條路。
整個夏天,他減重20磅(約9.1公斤),帕克還記得他在2011-12賽季頭一回看到鄧肯的時候驚呆了,“他就好像回到了2007年”。他放棄了戰術核心地位,不再隻呆在禁區,他跟著帕克滿場飛奔,他小心翼翼地計算著自己的上場時間,隻為給出最好的表現。“如果我覺得我還能打球,我就會上場。”鄧肯說,“如果我上場,我必然會打出最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