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番城的玩家得知青山城的隊伍要開拔,連忙讓秦曉婉急匆匆的來問;陳一凡把蜀王的要求說了一下,秦曉婉才離開軍營回去和其他的幫會老大商議。
到陳一凡下線的時候,大軍已經準備停當,由虎康第三衛的騎兵充當前軍,際遇先生暫時代替李鼎指揮第二衛作為中軍,褚勇的第四衛押著糧草兵器等輜重為後軍。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等到第二天陳一凡上線的時候,除了任武帶領的四百星級士卒仍舊在漢州城等待陳一凡外,其餘的三衛人馬已經到達了德陽東北的鹿頭山;陳一凡二話不說上馬向鹿頭山趕去;路上收到偵查武師的情報,李過剛剛攻克綿州,正在綿州城大肆搶掠,看樣子大概明日就要繼續向北進發;
情報上還說,李過的部隊經過連日的廝殺人馬已經減少了近兩萬;同陣營的玩家數目大約還有十二萬左右。四川不比陝西,人民生活相對好一些,而且絕大部分流民在麵對朝廷和賊軍的同時招兵時會選擇朝廷,所以李過的部隊基本得不到補充;
隻是對陳一凡來說,李過的部隊行進速度實在是太快了些,自從入川基本沒有遇到什麼大的抵抗,穿過一個這麼大保寧府再攻下綿州才損失了不到兩萬人,心中對這些素屍餐位的守將們大罵不止。
剛剛趕到鹿頭山就收到王汗送來的消息,王汗帶著八百白杆兵從魏城開始便一直對李過的部隊進行騷擾,邊打邊退,目前在綿州以南守候。更詳細的消息在際遇先生那裏,陳一凡問了一下白杆兵的傷亡情況,際遇先生微笑著道:“戰績不錯,收到的消息說,從魏城到綿州大小接仗十餘次傷亡五十六人,但殲敵卻有一千三四百,看來白杆兵在山區地形中有非常獨特的優勢。”
兩人邊說邊在鹿頭山一帶觀察地形,這裏的地形很適合拒敵,兩側的高山難以攀登,中間隻有五六十米的狹窄通道,早在漢代的時候便建有鹿兒關;雖然鹿兒關並不算高大雄偉,但也有些險峻,出此關隘背後便是一馬平川的成都平原,一直到成都城都無險可守了。鹿兒關原本駐有三四百名士卒,但李過軍力勢大,這些人跑的跑躲得躲,到陳一凡到來的時候此地隻剩下七八十名老弱病殘,好在聽到陳一凡要帶著士卒在此地防禦的消息,約有七八千玩家興衝衝的跑來幫忙;
褚勇帶著士卒在關外砍伐著附近的樹木,一部分在挖掘壕溝和陷阱;際遇先生帶著陳一凡來到一處偏僻地點,一堆亂糟糟的草木,際遇先生指揮士卒把草木拉走,下麵覆蓋的東西讓陳一凡喜出望外;
大大小小七八十架簡易弩車出現在麵前,說是弩車不如說隻是具備了弩車的大體樣子和功能,一點都不精細,連木料也未加工,隻是一些木料簡單的加固組裝在一起,到處都露著白花花的樹幹;弩箭連鐵頭都沒有,隻是削尖的直木杆,長度足有三米多,每架弩車上都同時可發射三根弩箭;
但陳一凡絲毫不懷疑這些簡易弩車的殺傷力,對於李過所帶領的流賊這就是非常致命的東西;那些流賊沒有正規的裝備,每人可以有件武器就不錯了,防衛的裝備提也不要提,太奢侈了,隻有一些將官才有裝備;大部分流賊穿著都是搶來什麼穿什麼,和普通老百姓沒有什麼區別。
據際遇先生說這種弩車可以在四十米左右的距離具有很大的殺傷力,而且製造起來非常方便;雖然射程比起青山城士卒的弩機比起來差的很遠,可是在近距離的殺傷力上可是非常大的;它不同於弩機隻是對於一個目標有效,而是可以麵對一條線上的目標,對於接近關口的敵軍有很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