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混淆視聽(1 / 2)

從內江無論前往任意一處距離都非常之近!之前張令帶兵來成都之時,就把內江當做中轉站,轉運人員和糧草輜重,派遣了三千人守衛;這次回到重慶府人員吃緊,順路把這三千人全部帶走,隻留下三四百人守著此地,真好方便陳一凡趁虛而入!

內江的重要性不止於此,前幾日陳一凡曾經請教過際遇先生,問他今後的發展方向應該著重於何處?

際遇先生給他分析了一下,現在雖然四川也有異人叛亂、土著叛亂,可都是局部,真正富庶的地方還控製在包括陳一凡在內的朝廷手中;

而四川的北方李自成已經成勢,整個陝西全部控製在手;東方有張獻忠左革五營把持著湖廣一帶;西方緊靠人煙稀少的藏區!向南雲貴等地相對平穩,但土著林立,也不容易著手!

所以際遇先生建議在目前四麵都不利於發展之時,暫時不要出川,首先把整個四川一步步的拿下,隻要控製住四川就擁有了穩定富裕的大後方;那時無論想要向哪個方向發展都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陳一凡又和陸天等人談起此事,大家都認為際遇先生的想法符合現在青山城的利益,在數個月內這個方略是主導方針!

這樣一來,內江的位置便一下子重要起來,短期之內,這裏不但要派駐重兵,還要建立水軍營寨,糧草和戰備物資的大型倉庫!以便於隨時方便調遣。

這次初步帶領三千人馬還要分散駐紮在三座城池之中,待到以後再慢慢抽調士卒逐步進入內江城!這樣一來內江城池還需要進一步加固,增加防禦力,建築師隨後也要進入。

次日淩晨上線,陳一凡把冰火墜中火炮交給呂健;又從李鼎的手下把之前作戰損失的士卒補齊;

吩咐手下的三千人馬登船南下,目標簡州!和陳一凡同行的隻有秦曉婉;一曉和戰魚以及際遇先生等人將隨王汗和呂健的大部隊一起出發。

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張小虎手下的水軍發展不小;各類戰船七十餘艘,運輸船隻五十餘艘;水軍數量兩千人!

這樣的實力完全可以縱橫川中水道,但如果放在全國則太單薄了些;NPC大小官員幾乎沒有一個隊於戰船水軍感興趣的,玩家正好相反,他們深知水路的重要性,雖然水軍的燒錢程度讓人崩潰,還是有不少有實力的玩家都在想方設法建設船隊;

秦曉婉坐在船頭,船隊順流而下,兩旁山崖林立,樹木茂密翠綠,不時有不明小動物發出的叫聲傳來;帶著濕氣的江風一陣陣的吹來,在這即將入秋的時刻一切都顯得那麼舒爽!

昨天陳一凡特意派出信使,先行趕往簡州、資縣和內江;把即將抵達的消息一一送到。

陳一凡在成都北部拿回管轄權的消息,早已經傳遍整個成都府的所有的城池,所有人都知道歸到陳一凡管轄下是早晚的事情;在目前這種混亂的局麵下倒也算是件好事,畢竟既然歸他管轄,以後若是出了什麼禍亂,陳一凡也不能不管。

一路行船不斷的收到飛騎和信鴿帶來的消息,回報著大軍的行進速度和位置。這些事情依舊是際遇先生仔細整理過才給陳一凡送來,簡單明了。

有一封書信是轉過來張令張總兵的書信,隻有短短的幾行字:知悉弟正揮軍趕往內江,甚合吾意!內江地理奇特,南北樞紐,隻要扼守此處就可保川中不致愈加糜爛!愚兄正坐鎮重慶徽兵,有些事情需要與弟詳加商議;望弟速速安頓好兵馬,輕騎前來一晤!...

這條書信後又多加了一頁紙,上麵是際遇先生對此事的見解。

張令說有事情要陳一凡帶少數人馬趕往重慶商議,但並沒有說是什麼事!陳一凡本就有些疑惑,但看完際遇先生的分析之後立刻豁然開朗!

際遇先生猜想張令想要和陳一凡商議的事情隻有一件:那就是對叛亂的楊氏到底該如何處理!也就是說:是戰還是和?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事情?這還要從楊氏說起,楊氏的這次叛亂和別人不同;雖然他和其他叛亂者同樣占州占府,弑殺朝廷官員;

但楊氏卻用了兩種手段,該殺的人毫不手軟的殺,該攻的城還不猶豫的打!隻是與此同時他還在不斷的上表朝廷;

這種上表並不經過四川這一級官員,而是直接送到京城,由崇禎皇帝身邊非常紅的太監高起潛上達聖聽!

上表隻說自己被迫害無奈才叛亂,雖然叛了亂但心卻一直向著皇帝向著朝廷,期望聖上可以網開一麵,讓他重新回歸朝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