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科學策略(1 / 2)

教學園地

作者:劉青媛

摘要 在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到教師的廣泛關注,在素質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加強心理素質的疏導成為教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內容。研究學生常見的心理素質問題,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 心理健康;素質教育;義務教育

教育體製的改革使得義務教育的內容變得多元化,文化成績已不再是教育過程的唯一重點。然而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同樣會對激烈的學習壓力而身心倍感疲倦,心理、生理上都麵臨諸多問題。這些都是教師應該積極關注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之間的接觸交流廣泛,是素質教育、文化教育的執行者,需充當學生心靈的“醫生”,及時解決學生心中的困惑,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1 及時關注,掌握學生思想

導致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主要包括環境、性格、性別等,使得不同的學生對於同樣的問題會出現不同的反應。師生關係不好,接受教育效果差,不是個教學方法問題,而是個對待學生的根本態度問題。動之以情,首先對學生要有愛心,師生之愛是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針對這一實際情況,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應該及時關注學生的動態,把握學生的一言一行,以充分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想變化。

2 注重疏導,引導正確學習

教育專家萬瑋曾說過:“教學要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德育要研究學生的行為心理,隻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在教育學生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好多個方麵的疏導工作,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1)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懂得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將自身的精力集中到某一個問題上,以有效處理自己在學習中麵臨的問題。2)學習過程。在學習過程中,當學生遇到各種難以解答的問題時,教師應該耐心講解給學生聽,讓學生能夠把自己遇到的難題徹底解決掉。教師可引導學生製訂符合自己實際的學習計劃,對學習時間做好科學安排規劃,以正確的學習方式去參與學習工作。3)學習情緒。保持正常的學習心理或情緒能夠讓學生正確麵對學習中的大大小小的問題,遇到挫折時能夠正確麵對,避免外在因素給學習造成負麵影響。

3 廣泛交流,學會人際交往

現代教育理念中倡導“合作式”教學,主張學生之間能夠互幫互助,共同完成一項學習任務。正如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丏尊所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個人從小就渴望得到父母的愛,進入學校渴望得到老師的愛,走上工作崗位就渴望得到單位領導的愛,這是人的一種天性。凡是得到愛的人,接受教育的效果就好,進步就快;反之,效果就差,進步就慢。

對此,教師需從多方麵展開工作。1)克服偏見。教師需幫助學生克服人際偏見,避免給人際關係帶來不利影響。2)提高修養。通常情況下隻有具備謙和、正直、誠實等性格的學生才能與他人友好共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修養,能與他人和睦共處。3)交往技巧。在與別人交往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掌握交往技巧,如聆聽、說話、目光、手勢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交際過程中取得他人的信賴,和別人能夠盡快融合到一起。